日韩电影在线看-日韩电影在线一区-日韩电影中文字幕-日韩电影中文字幕在线网站-日韩电影专区-日韩二区

 健康成就更多可能養生專欄
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資訊 > 養生專欄

該追求“高營養” 還是追求“均衡營養”?

發布時間:2018-03-13作者:洛陽慈銘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點擊:4761 次

該追求“高營養” 還是追求“均衡營養”?

  人們追求高營養,即所謂的高蛋白飲食,而忽視營養均衡,同樣導致營養不良。所謂高營養人群不但沒有更加健康,反而各種慢性病激增,形成所謂的 “富貴病”。高脂肪危害已經普遍被人警覺,但高蛋白飲食即所謂的高營養導致的營養失衡,尚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營養學告訴我們每人每天蛋白需要量為1-1.5g/kg體重。但實際上追求高營養的人都超出了這個標準,許多人都在以蛋白食物為主食,有的人每頓飯都以肉食為主,有的人每天可以喝一斤奶。蛋白質是一種結構物質,多余的蛋白質不像葡萄糖和脂肪,可以轉化為糖原或以脂肪的形式儲存,而是消耗排泄掉,比如形成高尿酸血癥對腎造成傷害。而我們生命活動能量的主要來源是葡萄糖,所以以谷物和薯類為主食的中國傳統膳食結構應該重新再認識和被推崇。

  中美營養學家坎貝爾等2006年集成數十年的科研成果,以動物蛋白為中心,寫成了轟動營養學界的《中國調查報告》。在這本著作中,他得出的明顯的結論是,過高的動物蛋白攝入會導致以下現象:

  ①顯著增加膽固醇水平,從而使心臟病的發病率就越高。

  ②骨質疏松癥發病危險越大。

  ③增加女性生殖激素的生成,會導致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增大。

  ④老年人血管疾病而產生老年癡呆的危險也是最高的。

  ⑤尿酸中鈣和草酸的濃度在幾小時之內就會顯著提高。腎臟持續長期處在高濃度的草酸及鈣的環境當中,非常容易形成腎結石。

  ⑥機體產生更多的IGF-1(胰島素樣生長因子),會刺激癌細胞的形成。

  ⑦抑制活化維生素D的生成。機體容易產生各種癌癥,還會誘發自身免疫疾病、骨質酥松癥和其他疾病大量翔實的證據證明,純天然植物性食物:

  ①能夠逆轉心臟病的病情。

  ②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膽固醇水平和胰島素水平。

  ③能夠逆轉Ⅱ型糖尿病,讓患者擺脫對藥物的依賴。

  ④是預防糖尿病和自身免疫疾病的最佳選擇。

  ⑤是預防腎臟疾病、骨骼疾病、眼科疾病和腦病的最佳選擇。

  ⑥能夠預防、甚至治療各種慢性疾病。

  《黃帝內經·素問·臟器法時論》“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力求“食飲有節”,膳食平衡。健康飲食應:

  ①主食為主,日5-8兩,谷物為主,適量薯類,少量豆類;②蛋白每日需要量為1-1.5g/kg體重,切忌動物食品過量;多食植物性食物含大量素食纖維,會降低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高尿酸惡性腫瘤等疾病發生;③適量蔬菜水果,每日500g左右,但不能代替主食。蔬菜要燉、蒸以及涼拌搭配,少吃炒菜,避免油膩過多;④菌藻類每天25-50g左右;

  ⑤堅果25-50g左右;

  ⑥食物五色五味,搭配豐富;

  ⑦吃陽光下自然生長的時令食物;

  ⑧選擇適合自己體質的溫性或涼性食物;

  ⑨盡量吃新鮮食物,少吃加工食品;

  ⑩細嚼慢咽,不吃燙食,少食冷食,盡量少吃腌制、熏制、煎制食品,水果和堅果最好放在兩餐之間,早吃好、午吃飽、晚餐少。不饑不食,未飽先止。入食總量,要與人體活動平衡,做到吃動兩平衡。

  中國傳統的植物性食物正日益受到重視,其在養生方面兼具以下四個方面的特點:

  ①補養氣血:“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食物有寒熱溫涼四性、酸甜苦辣咸五味。植物性食物出于天然,蘊有天地合和之“精”之“氣”,具有滿滿的營養正能量,有補養氣血的功能。

  ②護養五臟:動物食品難以消化吸收,代謝排泄較慢,有研究顯示肉食農藥殘留是植物的13倍,所以易傷脾胃、傷肝膽、傷腎、傷心、傷肺。而植物性食物在補養的同時,還具有保護臟腑的功能。老百姓常說的“魚生火、肉生痰,蘿卜白菜保平安”就是這個意思。

  ③調養平衡:進食寒涼性食物要與溫熱性食物平衡,補益與清泄類食物相平衡。植物性食物含膳食纖維較多,能促進通便排毒。植物性食物多呈弱堿性,有利于人體健康。

  ④靜養心神:動物食物含能量高激素高,易讓人煩躁、抑郁、焦慮、失眠、神昏,而素食則以讓人安靜、平和、愉悅、安眠。


分享到:0 用手機看
#

拍下二維碼,信息隨身看

試試用微信掃一掃,
在你手機上繼續觀看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