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脂肪肝真的可以吃回去嗎?
發布時間:2019-04-29作者:洛陽慈銘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點擊:3097 次
“我不希望將來給自己的心臟上支架,所以決定以素食為主。”高血壓、脂肪肝真的可以吃回去嗎
心內科醫生患上了血管病!
2004年,肖長江教授發現自己有嚴重的高血壓,還有脂肪肝和高膽固醇血癥,膽固醇最高達到了6.9毫摩/升(正常值約5.2毫摩/升),體重也飆升至146斤。被指標嚇了一跳。
當醫生的,總是要勸病人管住嘴,但“我以前也是管不著嘴,喜歡大魚大肉,喝酒。”他說。
“我有3個同學40多歲心臟就放了支架,有的人手術還是我親自做的,令我既震驚又嘆息。因為臨床見到太多的心臟病人,我不希望將來給自己的心臟上支架。”
自2010年起,肖長江教授逐漸改變飲食結構。決定以素食為主,減少吃大魚大肉!
素食為主,吃出了健康!
和素食結緣后,肖長江健康狀況明顯好轉,“以前,我每天要吃3種降壓藥,現在也就冬天每天吃一片。”
肖長江拿出了2014年-2016年的體檢化驗單,“三年間我的尿酸從520降到390,膽固醇從最高6.9降到4.9,甘油三酯從4.2降到目前2.01,體重也從73公斤降至67.5公斤左右。”
“我自己原來有脂肪肝和高膽固醇血癥,現在脂肪肝消失,高膽固醇已經不存在了,體重也降低了10多斤”。
素食為主,要怎么吃?
吃的方法有幾個要點:每餐5-8分飽,蔬菜當飯吃,飯當菜吃,動物少吃,少放油鹽,另加每天行走1萬步!
1. 每周至少吃一次素食
“明日又到周一,正是吃素,辟谷的日子。”每逢周日,肖長江就會在自己的微信上發出吃素的倡議。
動物性食物熱量較高,屬于“高壓食品”,植物性食物熱量相對較低,屬“低壓食品”,改變飲食結構能有效預防那些因熱量過剩而導致的慢性病,這也就是他大體上推崇素食的原因。
“很多人容易將天天吃素理解為就是天天青菜、蘿卜,這樣可能引起營養不良,所以提倡大家學習地中海國家飲食結構。”
對于喜歡吃素的人,他建議:
① 每個月吃1次豬牛羊肉,每周吃1次雞鴨魚即可。
② 以素食為主的人,一定要每天補充堅果(核桃、栗子、杏仁、榛子等)、莢果(芝麻、豆類、花生等),經常補充藻類(海藻、紫菜等),以免營養不良。
以上做法適合體重超標的肥胖人士、血脂高的人和血糖高的人,偏瘦的人并不主張這么做。而且控制體重也要循序漸進,不宜減重過快,每月減少體重8-10斤為宜。
當然素食僅僅是作為輔助食療方法,藥物還是要遵醫囑服用!
2. 蔬菜當飯吃,飯當蔬菜吃
所謂“蔬菜當飯吃”,是指多從蔬菜水果中攝入營養,減少肉類食物,適當減少高淀粉類食物(白米、白面)的攝入,但不能完全不吃主食。
▍減少熱量攝入:一般而言,低熱量飲食主要是蔬菜水果,五谷雜糧等植物性食物,高熱量飲食則是雞、鴨、魚、肉、蛋等動物性食物。
▍減少高淀粉的主食:中國人的肥胖很多是“淀粉胖”,過多高淀粉主食攝入也會造成肥胖。
▍杜絕零食和含糖飲料:很多人吃魚肉和主食并不多,體重卻無法減少,往往喜歡吃零食,喝飲料。
3. 魚雖然好,但也不能多吃!
“我總會提醒有心腦血管疾病、“三高”的病友避免大魚大肉,他們常常告訴我,自己吃肉不多,但是吃魚很多,因為醫生推薦要“多吃魚”!有些老人甚至一餐可以吃一條半斤以上的魚。我只能苦口婆心勸大家:魚也不能多吃!”
首先,魚也是含有膽固醇的,尤其沒有魚鱗的魚類膽固醇含量較高,如銀魚每百克含膽固醇361毫克,河鰻、泥鰍、黃鱔、鱈魚的膽固醇含量也比較高。
4. 嘴要管住,但腿也要邁開!
對中老年朋友來說,散步是很好的運動,每天堅持40~60分鐘持續步行,可以預防70%中風、60%糖尿病,還對高血壓、冠心病都有好處。
健康就是要
“管住嘴,邁開腿”!
- 下一篇:選擇正確的結腸癌篩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