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电影在线看-日韩电影在线一区-日韩电影中文字幕-日韩电影中文字幕在线网站-日韩电影专区-日韩二区

 健康成就更多可能專家答疑
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資訊 > 專家答疑

手足口病進入秋季高發期,如何幫助孩子預防?

發布時間:2024-10-17作者:洛陽慈銘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點擊:1249 次

手足口病進入秋季高發期,如何幫助孩子預防?

  手足口病進入秋季高發期。近日,多地疾控發布健康提示,家長需關注家中5歲及以下兒童是否出現手足口病典型癥狀,做好防控。


  作為急性傳染病,手足口病多發生于5歲以下兒童,尤其是3歲以下的兒童。孩子一旦中招,很可能發燒、手足臀起疹、嘴里長皰疹等,少數患兒還可能發展為重癥,嚴重甚至可導致死亡。大興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醒,手足口病傳染性雖強,但可防可控,家長要做好預防措施。


  Q:手足口病的傳染途徑有哪些?


  A:手足口病的傳染途徑較多,可經糞-口途徑傳播,也可經呼吸道(飛沫、咳嗽、打噴嚏等)傳播,還可通過接觸患者口鼻分泌物、皰疹液等傳播。盡管絕大多數手足口病患者會對感染過的腸道病毒血清型產生保護性抗體,感染同一腸道病毒血清型而重復發病的幾率較低,但是多種腸道病毒血清型均可引起手足口病,且相互之間無交叉保護,同一兒童可能因感染不同腸道病毒血清型而多次發生手足口病。


  Q:患兒發病會出現什么癥狀?


  A:大多數患兒發病時往往先出現發熱癥狀,手掌心、腳掌心出現疹子,口腔出現皰疹或潰瘍,疼痛明顯。部分患兒還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和頭疼等癥狀。兒童,尤其3歲以下的幼兒,如果出現持續高熱不退,精神差、嘔吐、易驚、肢體抖動、無力,呼吸及心率增快,出冷汗、手足冰涼等末梢循環不良現象,應考慮到有重癥的可能,并盡快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


  Q:接種疫苗一勞永逸嗎?


  A: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其中以腸道病毒71型(EV71)、柯薩奇病毒A16型(CA16)、柯薩奇病毒A6型(CA6)和柯薩奇病毒A10型(CA10)較為常見。市場上已有的“手足口疫苗”都只針對EV71病毒,并不能預防其他種類的腸道病毒,且屬于二類疫苗,需自費接種。EV71是導致手足口病重癥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雖然不能預防所有手足口病,卻會顯著減少手足口病重癥和死亡的發生。


  Q:如何科學預防?


  A:5歲及以下兒童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易感人群,除接種疫苗外,預防手足口病的關鍵是注意家庭及周圍環境衛生,講究個人衛生。飯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經常通風;要勤曬衣被。流行期間不帶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Q:與口腔潰瘍有什么區別?


  A:很多家長都會把口腔潰瘍跟手足口病搞混,導致孩子未能及時就醫。感染引起的口腔潰瘍,疹子一般集中在口腔內;而手足口是多處有皰疹,雖然最常見口腔里,但咽喉、鼻、頰黏膜、牙齦也都可能見到,甚至有的疹子起在手背腳背,最常見手心腳心、腳趾縫、手指縫、臀部,嚴重可到膝蓋、肘關節。此外,口腔潰瘍的皰疹是圓形或橢圓形,中間凹陷;而手足口的疹子是泡狀或小紅疹。


  Q:如何與皰疹性咽峽炎區別?


  A:臨床中,手足口病常常與皰疹性咽峽炎混淆。皰疹性咽峽炎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臨床表現為發熱和口腔咽頰部皰疹,少數病例會出現高熱驚厥、腦炎等并發癥,大多數為輕型病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在4-6天,偶爾延至兩周;手足口病早期像感冒,起病急,發熱,一般為38℃左右,患兒可能會出現咳嗽、流涕、食欲下降、惡心、嘔吐等,或1-2日后手掌或腳掌出現米粒大小的皰疹,有時也會出現在臀部和膝蓋處。


  Q:一旦感染,家長怎樣家庭護理?


  A:如果發現或懷疑孩子患有手足口病,一定要及時就診并按要求居家隔離,隔離期自發病日開始隔離14天。孩子居家隔離時,家長也應做好防護,可以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對孩子進行護理時建議家長佩戴一次性手套,避免接觸到皰液引發感染。除用藥外,建議清淡飲食,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果沒有胃腸道癥狀,如腹痛、腹瀉、腹部不適等,可以適當進食酸奶等,緩解口腔疼痛,避免食用海鮮、牛羊肉及熱帶水果。出現全身皮疹,盡量避免孩子抓撓,手足口病患兒可以淋浴,不建議使用浴液、潤膚霜等。如果孩子出現包括抽搐、肢體抖動、精神狀態差、高燒不退等情況,應及時就醫。



以上內容來源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有疑問,請與聯系刪除,僅用于信息交流。

分享到:0 用手機看
#

拍下二維碼,信息隨身看

試試用微信掃一掃,
在你手機上繼續觀看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