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養生重滋補,中藥調理防感冒
發布時間:2018-12-20作者:洛陽慈銘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點擊:3420 次
轉眼間,我們迎來了2018年最后一個節氣,冬至。冬至陰極陽生,也就是說陰氣會盛極而衰,陽氣則自此開始旺盛。俗語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此時人要精心調養,使陽氣逐漸壯大,可健康益壽。不難發現,冬至這一天開始,白日變得一天比一天長,冬天也進入了一年當中最寒冷的時候。寒冷的氣候,最容易因受風寒引發感冒,氣虛體質者更需要注意。所以,人們注重冬至養生的同時,也要時刻預防感冒。
冬至陽生春又來,下面跟著我來了解一下冬至該如何健康養生、抵御寒冬,迎接新的一年!
冬至養生重滋補,中藥調理防感冒
冬至養生滋補必不可少,氣虛體質需注意
諺語:“冬至到,吃水餃。”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會吃餃子,南方則有吃湯圓的習俗。
古人有云: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按照傳統的中醫理論,冬至養生需多食補氣滋補的食品。補氣食品是指具有益氣健脾功效,對氣虛證有補益作用的食品,如大米、糯米、山藥、胡蘿卜、豆漿等。這些食物正好適合于氣虛體質者,氣虛體質者冬至期間飲食以扶正固本,補養元氣,抵御寒邪為原則。
氣虛人群還可以多吃羊肉、牛肉,羊肉等偏熱性的食物,可以益腎養肝。這兩者都有燥熱溫補的效果,能預防“三九寒冷”。核桃、花生等堅果,多性味偏溫熱,可以幫助我們補氣填精,壯養元氣;橘子、梨、柚子等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除營養價值高之外,還具有健胃潤肺、清腸、補血健脾等功效。
要注意的是冬至飲食宜多樣,但需避免太過滋膩,導致虛不受補。
冬至玉屏風,中藥調理遠離感冒
兒童年老體弱者及慢性疾病患者,大多正氣虛弱,正氣不足則難以抵抗外邪。當冬季氣候寒冷的時候,更容易受外邪侵襲,從而容易感冒。專家建議,體質虛弱的人,在冬至前后可服用玉屏風散。
古語云“冬至玉屏風,夏至生脈散”,指的就是冬至前后服用玉屏風,可補益肺氣,增強衛外功能,使表固而自汗愈,猶如擋風的屏障;夏至前后服用生脈散,補氣陰,使脈復而生,增加對暑熱的抵抗力。
作為中醫“扶正祛邪”的經典名方—玉屏風散,可提升正氣,防風寒邪氣。玉屏風散源于元代危亦林所著《世醫得效方》,由黃芪、白術、防風三味藥組成。它能提高自身正氣,給體質虛弱的人一道抵抗外邪入侵的屏障,而且能大補肺氣,改善氣虛體質,預防感冒,從而減少患病幾率。
現在又正值流感高發的季節,一旦遭遇流感,治療不及時易誘發并發癥,所以提前做好防護尤為關鍵。據悉,德眾玉屏風顆粒三次獨家入選《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健康之路》多位專家都曾提及玉屏風顆粒,能調節正氣、抵御邪氣,提高身體免疫功能,達到預防感冒的作用。
冬至養生重滋補,中藥調理防感冒
專家提醒,老人、小孩、女性等氣虛易感患者,建議按療程服用玉屏風顆粒1~2個月,可增強免疫力,減少感冒復發,預防效果更佳。(注:1-3歲小兒,一次半袋,一日兩次;3-6歲小兒,一次1袋,一日兩次;6歲以上小兒,一次1.5袋,一日兩次。)
除了上面提到幾點,冬季日常養生還應做到:適當戶外活動、早睡晚起、防寒保暖、保持愉快的心情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