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一起“養”過的假“生”
發布時間:2020-10-30作者:洛陽慈銘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點擊:3488 次
誰都希望遠離災病、永遠健健康康,因而養生的話題和需求從不會過時。但是和酒有假酒、藥有假藥一樣,一套一套的養生說辭其實也霧里看花,真假難辨。
那些年我們一本正經、潛心奉行的養生秘籍可能只是一些缺乏科學依據的無稽之談。比如說……
保健品“有病治病,無病養生”
隨著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和對健康養生的日益重視,保健品在人民群眾的生活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甚至被捧上“有病治病、無病養生”的神壇。
但是需要明確指出的是,正規的保健品在使用得當的前提下可能會對補益身體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但它不是藥,不能代替藥,治不了病,更救不了命!
而且,市面上的保健品魚龍混雜,質量參差不齊,不合格的保健品或不恰當的滋補方式不但于健康沒有益處,反而隱藏著潛在的危害,甚至可能誘發癌癥。
詳情可參閱:《保健品都是害人的》
適當飲酒,有益健康
“少量喝酒有益健康,尤其是紅酒,對心臟有好處。”這個說法流傳確實很廣,但其實并不靠譜。
2018年發表于頂尖期刊《自然》上的一篇論文表示,劍橋大學科學家通過動物模型證實酒精和其代謝產物乙醛會對造血干細胞造成顯著影響,破壞其功能進而致癌。而且任何酒都不例外,包括紅酒,因為它們最重要的成分始終都是——酒精。
早期確實有些報道說少量喝紅酒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甚至是死亡率。但大規模的試驗得出的結論是,完全不喝酒的人,比少量喝酒的人得冠心病,腦卒中等疾病的概率更低。正因如此,權威機構美國心臟協會給出了明確的警示——不建議任何人以“降低冠心病風險”為理由而開始飲酒。
隔夜茶不能喝
對“隔夜茶”的擔心,一般來自茶里的亞硝酸鹽。亞硝酸鹽,進入胃里和胃酸反應,會產生強致癌物——亞硝胺。是不是很害怕?
但是脫離劑量(喝多少)談毒性,是耍流氓。國家規定飲用水中,亞硝酸鹽的安全標準為每毫升不超過1微克。而相關機構做過實驗,將茶水靜置24小時,亞硝酸鹽含量上升了兩倍,達到“恐怖”(微量)的——0.130微克每毫升。簡單從總量算,要喝7倍的水,才會累積到可能不好的量。因此這個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雞蛋一天只吃一個,多了吸收不了
關于吃雞蛋,民間有一個流傳已久的說法,“一個一天只能吃一個,吃多了身體也吸收不了,還會導致膽固醇攝入過多,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其實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首先,雞蛋的營養成分很好,富含優質蛋白和多種營養成分,對健康大有裨益。而一個雞蛋所含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均為人體每日所需量的十分之一左右,遠未超標,因而不存在“吃多了不能吸收”的問題。
其次,蛋黃的膽固醇含量較高,這是事實。但2015年美國居民膳食指南已經取消了“每日膽固醇攝入量低于300mg”的限制,而且食物中攝入的膽固醇對血膽固醇水平沒有多大影響。因此為膽固醇含量高而封殺雞蛋是沒有必要的。
每天步行一萬步
在微信運動平臺PK步行數量是很多朋友每日的必修功課,一日一萬步、甚至兩萬步被他們視作養生小目標。
的確,步行是一種很好的運動方式。鐘南山院士曾把步行稱作“世界上最好的運動”。他提供的一組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每周步行大于或等于4小時的65歲以上老人比每周步行小于1小時的65歲以上老人,心血管發病率減少69%,病死率則減少73%。
但是,日行萬步并不適合所有人,盲目追求可能還會起到反作用。
對于體型偏胖的、關節有問題的、沒有運動基礎、體能較差、有慢性疾病的人,不應盲目地每天花好幾個小時去刷步數,因為很有可能6000 步對于他們來說都太多了。比如說,關節炎患者步行太多,會加重關節軟骨的磨損從而引起關節疼痛和腫脹,加劇關節磨損,導致關節退變進一步加重。
而對于健康人來講,連同下樓取外賣這些活動都算上的累計一萬步也并不足以為健康帶來真正的好處。
所以,與其追求手機上的數字,不如積極地改變久坐不動的生活習慣。
寫在最后
以上為您列舉了幾種并不靠譜的養生傳言,類似的比如排毒養顏、食物相克、清理宿便、酸堿體質……其實還有很多。
關注健康固然是好事,但切忌不加分辨,盲目嘗試道聽途說的謠言。
養生,還是要講究科學,我們一起擦亮眼睛。
文章來源:美中嘉和腫瘤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