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養肝正當時,做好這6件事
發布時間:2022-04-06作者:洛陽慈銘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點擊:3507 次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清明,寓意著氣清景明之意。此時萬物生長,草木萌發,杏桃開花,整個大地都清新明朗、欣欣向榮。
而作為仲春與暮春之交,此時清明時節,正是養肝正當時。
春季,為何是肝臟疾病的高發季節?
清明過后,氣溫會快速回升,空氣濕度逐漸較大,此時很容易使人出現一些不適癥狀,比如春困或者是容易失眠、心情煩躁等一系列不適癥狀。
這些不適癥狀都會影響到肝臟健康,從而出現肝火旺盛或者是肝氣郁結等現象。
這樣一來,就會導致肝臟的負擔加重,也會導致肝臟細胞受損,從而加大患有一些肝臟疾病的概率。
而在中醫理論,五臟、五行都是與自然界相對應,春天與肝對應,人體肝臟正好處在這個特點,肝主生發,因此若在這個時節適當調養,對肝臟的健康有一定的好處。
清明將至,究竟該如何調理肝臟健康呢?
一、注意情緒調節
一旦出現一些不良的情緒,體內的兒茶酚胺就會大量釋放。這種物質會導致血糖升高,還會使得脂肪酸過度分解。
在血液以及肝臟細胞當中,就會出現較多的毒素,從而影響了肝臟健康。
進入春季以后,必須注意情緒方面的調理,不要出現任何的不良情緒,并且要適當學會釋放心理壓力。
二、保持規律的作息
中醫認為,辰時(7時至9時)此時屬胃經旺,因此早起則可以揮發陽氣,避免化為內火上擾心肺及腦,從而引起人心躁、喉干、頭昏、目濁等不適。
同時,睡好子午覺(中午11時-13時、晚上11時-凌晨1時),有助于肝氣生發,預防春困。若作息不規律,就會影響到肝臟的血流,還會影響到肝臟修復,使得肝臟健康受損。
三、調整飲食
中醫講究天人合一,因此清明時節需要飲食宜溫,飲食上藥以平肝、補腎、潤肺為主,以健脾、扶陽、祛濕為食養原則。
可以多吃一些菠菜、韭菜、薺菜、春筍、小白菜等時令蔬菜,這些蔬菜中含有的維生素C以及其他物質非常多,有著提高消化、代謝功能的作用,還可以提升人體的抗病毒能力,達到減輕肝臟負擔的效果。
另外,還應適當補充一些優質蛋白,比如魚肉、豆制品、牛奶以及雞肉等,有利于促進肝臟的營養吸收。
四、適當茶飲
春季的時候,除了每天要積極補充白開水以外,還可以適當喝一些茶,比如綠茶。綠茶中的抗氧化物質非常多,有著調理肝臟健康以及幫助身體排毒的作用。
如果出現肝火旺盛的現象,可以適當地飲用一些蒲公英茶、苦丁茶,能夠起到清熱降火以及幫助肝臟排毒的效果。
五、避免酒精
酒精對肝的傷害應該是明確無誤的,長期大量飲酒,在初期表現為酒精性脂肪肝,往往沒有較為的癥狀以及輕微的乏力、左上腹隱痛等。
因此,要想保護好肝臟,需要遠離酒精。若一定要喝的是,建議成年男性一天飲用酒精不要超過25克。
六、避免亂服藥
多數人都知道有些化學藥物會損害肝臟健康,因此用藥時要注意。
但不僅除了化學藥物,很多中草藥、中成藥往往也具有肝毒性,很多中草藥的毒理甚至沒有得到充分研究,因此僅僅只是在說明書草草寫了一句-----“尚不明確”而概括。
因此,建議在服藥前在醫生或者藥師指導下合理服用,對于中藥更需要對配方的成分以及劑量有著初步的認知。
清明時節,萬物復蘇,天氣也逐漸回暖放晴。
需要提醒各位朋友們,要想肝臟好,還是趁著好天氣多出去走走、運動運動吧!
以上內容來源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有疑問,請與聯系刪除,僅用于信息交流。
- 下一篇:預防新冠肺炎,家庭消毒七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