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鬧脾氣”?節后保養正當時
發布時間:2023-02-10作者:洛陽慈銘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點擊:2790 次
新春佳節熱熱鬧鬧地過了,盡管重新回歸規律的生活,但假期中攝入過多的大魚大肉,讓腸胃首當其沖受到傷害。
近期因為不健康飲食、生活習慣改變引發胃腸道不適。
胡吃海喝易引發“春節胃”
所謂“春節胃”,是指春節期間因為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導致的諸如急性胃腸炎、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潰瘍等一系列腸胃問題。
春節期間,大吃大喝不僅容易造成脂肪堆積和身體肥胖,大量過冷、過熱、過于酸辣刺激、油膩而不易消化的食物,會讓胃腸道處于超負荷狀態,進而導致消化能力下降、胃腸黏膜損傷,引發急性腸胃炎。臨床上,患者會出現消化不良、腹脹、厭食惡心、腹瀉等癥狀。
春節期間天氣又較為寒冷,人體血管收縮,消化道黏膜供血減少,所以潰瘍和慢性肝病逐漸顯現,加上飲食不加節制,攝入過多高蛋白食物,或是飲酒過量,極易導致消化道出血。
節后清腸養胃動起來
節日已過,飲食也需要回歸健康,“清洗”腸胃很重要。如何合理搭配飲食,聽聽專家的建議:
1、多喝水解油膩
節日里,每頓飯菜都少不了油膩,所以大部分人都會出現脂肪攝入量過高的情況。減少精制米、面、糖果、甜點的攝入,特別注意要多喝水,尤其是多喝開水或茶,這樣可以加快胃腸道的新陳代謝,減輕大量肉類食物和酒對肝臟的危害,清除胃腸道的油膩,使胃腸道盡快恢復到正常水平。此外,還可以用金銀花、菊花、木棉花,加點蜜棗煲水喝,不但香甜可口,還能平衡消化功能。
2、清淡食物配粗糧
吃了這么多天的大魚大肉后需要多吃點清淡的東西讓腸胃慢慢恢復到正常狀態。建議節后一段時間主食應以谷類粗糧為主,可以適量增加玉米、燕麥等粗糧,要注意增加深色或綠色蔬菜的比例。同時,多喝粥和湯,比如新鮮的綠葉蔬菜、小米粥、面條湯等,一般湯湯水水都具有良好的“清火”作用,可以讓你已經“不堪重負”的胃腸道休息調整。
3、吃水果平衡消化
節日期間美食除了魚、肉還有煎炸、甜點,攝入過多自然會讓腸胃負重。煎炸食物容易引起脾胃熱滯,導致便秘或肚脹;甜點吃多了也容易導致脾虛生濕,造成虛濕積滯,引發腹瀉。要調整節日里失衡的消化功能,水果是相當有效的,比如橙汁和木瓜都有去熱滯的作用,就能很好地調整消化機能,此外,不妨多喝幾杯橙汁或吃木瓜,需在吃完飯1—2小時后再喝,否則吃飽后立即喝,只會加重胃部負擔。
4、綠色蔬菜補充纖維
每天暴飲暴食導致很多膳食纖維都在大魚大肉中流失。節后要特別注意膳食纖維的補充,多吃新鮮的蔬菜,少吃肉,以補充足夠的纖維素。一日三餐最好用素食慢慢調節,像生菜、芥菜、胡蘿卜、芹菜等新鮮蔬菜最好當主食來吃,這些含葉綠素、胡蘿卜素、維生素、纖維多的蔬菜和肉、魚、蛋類一起能取得營養的均衡,還具有調理腸胃的作用。
新的一年,愿你能盡快調整好狀態,收得了心,也收得了胃,全力以赴向前沖。
當腸胃出現不適特別是頻繁出現不適感時,切忌拖延、硬扛。像腸胃炎這種病,發病速度很快,如果一直拖著,患者的身體將受到嚴重損害。如有反復腹痛不愈、食欲減退、吞咽困難、大便性狀改變、黑便或隱血陽性、體重減輕等情況,更要及時進行胃腸鏡檢查。
以上內容來源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有疑問,請與聯系刪除,僅用于信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