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這么熱,會有哪些風險?
發布時間:2023-07-19作者:洛陽慈銘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點擊:2322 次
一、高溫增加腦卒中風險?
炎熱的天氣如火如荼,全國多地正處于炙烤般的狀態。目前,全國多地都深受高溫天氣的困擾。
盡管腦卒中通常在秋冬季節高發,但夏季的高溫、炎熱和濕度等因素可能對腦卒中的發生有一定影響。高溫環境可能導致血管收縮,而大量出汗卻未及時補水會導致血液黏稠,從而增加形成血栓和缺血性卒中的風險。此外,高濕度和飲食不當也可能增加腦卒中的發生風險。
據統計,當氣溫升至32℃以上時,腦卒中的發生率比平時增加66%,而且隨著氣溫的升高,發生腦卒中的危險性還會進一步增大。此外,高溫持續時間越長,誘發腦卒中的風險也越高。因此,在高溫天氣下,我們應注意保持適當的體溫調節和充足的水分攝入,避免過度長時間的暴露在高溫環境中,以降低腦卒中的風險。
極端天氣是腦卒中發生的重要誘因之一。持續高溫天氣可能導致一些人頻繁從低溫的空調房走出,暴露在高溫室外,尤其對于老年人來說,由于血管老化和彈性下降,這種劇烈的溫差可能會引起腦血管動脈中的粥樣斑塊破裂,進而誘發腦卒中。
二、如何預防夏日卒中?
1、及時補充水分。
夏季氣溫高,當氣溫超過32℃時,人體出汗多而致血液濃縮,血液濃縮會導致血液黏稠度升高,從而易誘發腦卒中。此時,就要及時補充水分,保證每天的進水量至少達到1500毫升至2000毫升。最好以白開水為主。
2、使用空調時,建議室溫調節在26度左右為宜。
老年人可適當提高空調溫度至27度。在戶外與室內切換時加一個緩沖時間。每天保證充足的高質量睡眠,成年人以7-8小時為宜。避免情緒急躁引起血壓波動,保持情緒穩定。
3、盡量減少戶外活動,根據氣溫日變化 適度調整鍛煉時間,推薦選擇清晨、傍晚時段,避免高溫時戶外活動。
長跑不如飯后散散步,人們可以在吃完晚飯45分鐘以后散步30分鐘。另外,練太極拳也能有效預防腦卒中。
4、積極控制腦卒中發病危險因素。高溫是一個誘發因素,伴有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卒中危險因素的患者,更易發生血壓、血糖、血脂等指標波動,應規律監測,如波動較大或控制不佳,應及時就診醫院。
5、出現不適癥狀,如言語不利、口眼歪斜、肢體無力、行走不穩,劇烈頭痛、意識障礙等情況時,請立即撥打120,及時就醫診治。
三、警惕熱病
近日,國家疾控局發布《高溫熱浪公眾健康防護指南》。高溫熱浪可直接引起熱疹、熱水腫、熱暈厥、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等熱相關疾病。其中,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是重癥中暑的三種不同臨床表現。
1、熱痙攣
熱痙攣是指大量出汗后出現短暫、間歇發作的肌痙攣,伴有收縮痛,多見于四肢肌肉、咀嚼肌及腹肌,尤以腓腸肌為著,呈對稱性,體溫一般正常。
2、熱衰竭
熱衰竭是指出現以血容量不足為特征的一組臨床綜合征,如多汗、皮膚濕冷、面色蒼白、惡心、頭暈、心率明顯增加、低血壓、少尿,可伴有眩暈、暈厥。體溫常升高但不超過40℃,部分患者早期僅出現體溫升高。
3、熱射病
熱射病是指出現以體溫明顯增高及意識障礙為主的臨床表現,表現為皮膚干熱、無汗、譫妄、昏迷等;可伴有全身性癲癇樣發作、橫紋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等。體溫高達40℃及以上。
夏日卒中發生原因
預防高溫熱浪引起的疾病,建議:
1、多喝水。
保持身體充足的水分非常重要。在高溫天氣中,多喝水,尤其是清水、果汁和含鹽分(電解質)的飲料,可以補充體內所需的水分和營養。慢性病患者應主動、多次、適量飲水,無需等到口渴的時候再喝水。如果正在進行低鹽飲食,請咨詢醫生以獲取相應建議。
2、關注天氣。
及時了解天氣狀況,特別是高溫預警信息。在天氣炎熱的日子里,盡量減少戶外活動時間。如果必須進行戶外活動,中度活動的人員應每15至20分鐘喝1杯水(約200毫升至300毫升)。同時,請及時攝入含鹽和礦物質的食物和飲料,補充流失的電解質。避免陽光暴曬:盡量避免在炎熱的中午時段暴露在陽光下。如果必須外出,請戴上寬邊帽子、太陽鏡,并涂抹防曬霜。
3、注意降溫。
室內活動,保持室內通風,并可通過打開窗戶、使用風扇或空調來降低室內溫度。選擇合適的服裝:穿著寬松、輕薄和透氣的衣物有助于散熱。選擇淺色衣物可以減少對熱量的吸收。可以在脖子后方、手腕和額頭等部位使用濕毛巾,或者用冷水浸泡腳部來降低體溫。
4、合理飲食。
除了多補水分,防止脫水外,還要注意健康飲食。在高溫天氣中,避免食用過多油膩、辛辣和高熱量的食物。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和清淡的食物,以補充身體所需營養。
以上內容來源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有疑問,請與聯系刪除,僅用于信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