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殺手”丙肝,如何規范治療?哪些人群需要做篩查?
發布時間:2023-08-18作者:洛陽慈銘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點擊:2133 次
在我國,丙肝感染者多達1000萬人,每年新增丙肝患者數量約20萬人。長期以來,龐大的丙肝人群給社會和家庭的經濟和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相較于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乙肝,丙肝這個發病隱匿但危害極大的肝病又被人們稱為“沉默的殺手”。
什么是丙肝?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
急性丙型肝炎相比乙肝,臨床表現雖然輕,但進展隱匿,耐藥性和變異性更強,更容易導致肝臟慢性炎癥壞死和纖維化,部分患甚至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細胞癌。
目前,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過破損的皮膚和粘膜傳播,包括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針頭、未嚴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內鏡、侵襲性操作和針刺等。
共用剃須刀和牙刷、文身和穿耳環孔等也是潛在的經血傳播途徑。
此外,丙肝的傳播方式還有性傳播和母嬰傳播。不過,與丙肝病人的日常接觸如接吻、擁抱、噴嚏、咳嗽、共用餐具等,是不會傳播丙肝病毒的。
如何檢測丙肝病毒?
丙肝患者大多無明顯癥狀和體征,而在我國,丙肝病毒感染人數眾多,傳染源廣泛存在。
如果懷疑自己得了丙肝怎么辦?
及早檢測是發現感染丙型肝炎的唯一方法。
丙肝病毒檢測一般包括抗體(抗-HCV)定性檢測和核酸(HCV-RNA)定量檢測。人體感染丙肝病毒后,免疫系統會在6個月內產生抗體,檢測抗-HCV可以判斷人體感染丙肝病毒的免疫反應情況。
抗體檢測陽性表示感染或者曾經感染過丙肝病毒,需要進一步檢測HCV-RNA明確診斷。
丙肝核酸(HCV-RNA)定量檢測結果是判斷感染病毒后病毒是否復制的標志,反映血液中丙肝病毒的有無和多少。
如果丙肝核酸(HCV-RNA)定量檢測結果陽性,表明是丙肝現癥感染狀態,機體內有丙肝病毒復制。
其中,單純的丙肝核酸(HCV-RNA)定量檢測陽性可能為急性丙型肝炎患者,丙肝抗體和核酸(HCV-RNA)定量檢測均陽性可診斷為慢性丙肝患者。
哪些人群需要檢測丙肝?
1、準備接受手術、輸血、內鏡檢查、血液透析等醫療操作人群;
2、多性伴或男性同性性行為者;
3、有吸毒史或戒毒藥物維持治療人員;
4、有共用剃須刀、牙刷、紋身和穿耳環孔的經歷;
5、使用過未經嚴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內鏡、帶侵襲性操作的和針刺等醫療用品;
6、肝臟生化檢測不明原因異常者;
7、有靜脈藥癮史者;
8、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其配偶或性伴;
9、丙肝患者配偶或性伴;
10、建議40歲以上人群主動進行丙肝檢測,健康體檢和婚前醫學檢查時主動進行丙肝檢測。
如何避免感染丙肝呢?
1、避免高危醫療行為。
注意做好個人防護,前往正規醫院接受治療,尤其是長期接受血透、牙科治療的患者;不共用剃須刀和牙刷,避免到消毒情況不明的小診所、美容店進行美容、紋身等;
2、避免高危性行為。
拒絕不安全性行為,若已發生高危行為,應進行丙肝檢測,一旦發現感染丙肝病毒,及早到正規醫療機構診治;
3、預防母嬰傳播。
感染丙肝的婦女應及時治療,治愈前應避免懷孕;對于HCV-RNA陽性的孕婦,應避免延遲破膜、盡量縮短分娩時間、保證胎盤的完整性,避免羊膜腔穿刺,減少新生兒暴露于母血的機會;感染丙肝病毒的母親乳頭有破損時,應避免母乳喂養;
4、定期進行丙肝抗體篩查。
事實上,目前尚無有效的預防性丙肝疫苗,但定期進行丙肝抗體篩查,及時查出丙肝,確診丙肝后及時就診,絕大部分患者都可以治愈的。
丙肝是可以治愈的,及早檢測是預防的最好方法。
丙肝可防可治,正確認識丙肝,消除丙肝歧視,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打破恐懼與驚慌,摒棄隔離與冷漠,讓更多的丙肝患者通過早查早防,早診早治,早日享受健康生活!
以上內容來源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有疑問,請與聯系刪除,僅用于信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