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高血壓,多做這3件事
發布時間:2024-05-17作者:洛陽慈銘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點擊:1960 次
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血壓持續升高為特征的進行性“心血管綜合征”,常伴有其他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或臨床疾患。
怎樣才能防范高血壓呢?
Part 1:怎樣算高血壓?
血壓是指血液對血管壁所產生的壓力。維持正常的血壓可以保證血液在血管內的流動。
舒張壓和收縮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高壓和低壓,與心臟的收縮和舒張息息相關,血壓過高或者過低都可能會對心臟產生危害,從而引發多種心血管疾病,因此,維持適宜的血壓水平對保護心臟健康至關重要。
理想的血壓值為收縮壓/舒張壓:120/80 mmHg。
根據我國高血壓防治指南,高血壓的定義為:
1、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 次測量診室收縮壓(高壓)≥ 140mmHg 和(或)舒張壓(低壓)≥ 90mmHg。
2、收縮壓(高壓)≥ 140mmHg 和舒張壓(低壓)< 90mmHg 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3、患者既往有高血壓病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壓藥物,血壓雖然低于140/90mmHg,仍應診斷為高血壓。
Part 2:控制血壓注意3點
得了高血壓,除了日常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干預外,還需要在飲食上控制。
1、控制鈉鹽的攝入
高血壓的發生發展與鈉鹽的攝入有關,高鹽攝入可產生明顯的血壓升高,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日常生活中應有意識地控制鈉鹽的攝入量,清淡飲食。《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每人每日的食鹽攝入量應少于5克。
食用鹽的控制的5個小妙招:
1)使用可定量的鹽勺;
2)減少味精、醬油等含鈉鹽的調味品用量;
3)減少含鹽量較高食品,如咸菜、火腿、香腸以及各類炒貨;
4)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
5)腎功能良好者,使用含鉀的烹調用鹽。
2、控制好體重
超重肥胖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之一,超重肥胖者由于體內脂肪過多,可能會增加心肌的負擔,長此以往就會引發高血壓。
建議超重和肥胖者減輕體重,即使目前不處于超重肥胖的人也要關注自身的體重狀態,學會計算體質指數(BMI),判斷自己是否處于超重肥胖狀態,從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體重。
體重控制的關鍵在于能量的平衡,保證能量的消耗大于能量的攝入。少吃高糖、高脂類食品,增加果蔬攝入量,主食減少精米、白面攝入量等。
3、定期測量血壓
高血壓是一個“無形的殺手”,有的人并不會出現明顯的癥狀,而身體狀況很好的人平時可能也不會注重定期測量自己的血壓,因此可能自身血壓已經出現升高,但是卻并沒有意識到,長期的血壓升高就會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
應該養成定期測量血壓的習慣,這樣才能夠及時發現血壓異常的情況,從而選擇更加合理的方式來控制血壓。
以上內容來源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有疑問,請與聯系刪除,僅用于信息交流。
- 上一篇:自測脊椎是否健康參照1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