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电影在线看-日韩电影在线一区-日韩电影中文字幕-日韩电影中文字幕在线网站-日韩电影专区-日韩二区

 健康成就更多可能醫學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資訊 > 醫學新聞

“互聯網+醫療”有望改變中國就醫現狀

發布時間:2018-05-02作者:洛陽慈銘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點擊:4223 次

“互聯網+醫療”有望改變中國就醫現狀

“互聯網+”的創新概念已經推行實施了相當一段時間,“看病似打仗,掛號如春運”的現象逐步得到改善。日前,《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正式發布,提出了一系列鼓勵支持“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

互聯網+醫療”有望改變中國就醫現狀。

當前,“互聯網+醫療健康”蓬勃發展,特別是遠程醫療已經成為互聯網技術在醫療領域應用的重要形式。

湖南益陽的安女士患怪病多年,每到夏天時,身體一側流汗,另一側干燥無汗。8年奔波多地10余家醫院,都無法診斷該罕見病。后來,她通過烏鎮互聯網醫院的“精準預約”服務找到了對癥專家,并在次日通過遠程問診功能,與該醫生進行了交流。在前往醫院就診后,確診為交感神經異常,服藥后癥狀得到改善。

2017年,全國遠程醫療協作網已覆蓋了所有地級市和1808個縣的1.3萬余家醫療機構,提供服務6800萬例次,其中包括所有國家級貧困縣,有力促進“重心下移、資源下沉”,為緩解邊遠、貧困地區人民群眾看病問題發揮重要作用。

中日醫院院長孫陽講述 ,目前,中日醫院遠程醫療網絡已覆蓋全國各省區直轄市(包括澳門)近3000家醫療機構。自2015年以來,中日醫院年平均遠程會診量超過5000例次,患者不需要四處奔波求醫,在當地就能及時獲得正確的醫療照護,節約了大量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據不完全估算,累計為基層患者節約綜合就醫成本約7000余萬元人民幣。

“互聯網+”下的醫聯體

據悉,甘肅省農村居民距最近醫療點平均在3公里以上,看病山高路遠。甘肅省互聯網醫院把遠程醫療設備接入慶城縣人民醫院等老少邊窮地區縣醫院,通過遠程會診等技術,自上而下將專家資源輻射到縣級醫院、基層社區、衛生院,建立市縣鄉三級醫療協同體系,極大縮短了就醫距離。

微醫創始人廖杰遠表示,“互聯網+醫聯體”是實現分級診療的關鍵抓手。從2010年至2017年底,微醫平臺目前在30個省(市)連接了2700多家醫院的信息系統,在線專家超過22萬人。目前已幫助全國100多家公立醫院建立了互聯網醫聯體平臺。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益新曾指出,通過“互聯網+醫療健康”的方式,從某種程度上可以把資源更加合理地配置,特別是偏遠地區、中西部地區、農村地區,有利于改變衛生資源不均衡的情況。

“互聯網+”下的便民惠民

“以前去醫院掛個號要起很早,而且還未必能掛上。”北京的黃女士日前告訴記者,現在通過手機軟件、醫院微信公眾號等,就能實現網上預約掛號,還能精準到某個時間段,真是節省了時間和人力。

“現在,很多醫院開發了自己的手機APP,有了自己醫院的信息平臺,為患者提供掛號預約等便捷服務。”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表示,北京、浙江等一些地方還開發了全省(市)統一的預約掛號平臺,患者可以使用手機在移動端解決掛號問題。

“此外,我們還推進分時段預約診療,讓預約的時間精準到一個小時甚至半個小時之內,在方便患者就醫的同時,醫院可以對就診高峰進行重新調整。我們還推出移動支付、診間結算、在線檢查檢驗結果查詢、導醫服務、健康信息推送等服務,為患者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焦雅輝說。

分享到:0 用手機看
#

拍下二維碼,信息隨身看

試試用微信掃一掃,
在你手機上繼續觀看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