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疫苗:打,還是不打?
發布時間:2018-05-09作者:洛陽慈銘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點擊:4433 次
4月28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用于預防宮頸癌的九價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以下簡稱HPV疫苗)上市。
疑問:HPV與癌癥是什么關系?不同效價的疫苗預防效果差別有多大?接種不同疫苗的適宜人群分別是哪些年齡段?
解答:隨著九價疫苗的上市,HPV疫苗再度成為了“熱詞”。
據了解,HPV是一種病毒,是“人乳頭狀瘤病毒”英文名字的縮寫。該病毒有100多種亞型,根據它的致癌性可分為低危型和高危型。目前,研究人員已發現的高危型HPV有十幾種。
“幾乎所有的宮頸癌都是由高危型HPV引起的。”據中國醫學科學院婦產科主任醫師所述,如果沒有HPV感染,宮頸癌的發生概率幾乎為零。
于是,預防HPV感染的疫苗便應運而生。而且HPV疫苗對HPV初次感染的預防非常有效。臨床試驗發現,HPV疫苗幾乎可以100%地抵抗16型和18型HPV,病毒一旦出現,抗體便會立即將其清除。
隨著醫療技術的提高,HPV疫苗可抵抗的病毒種類也越來越多。目前全球上市的HPV疫苗有二價、四價、九價三種,“價”代表了疫苗可多預防的病毒種類。二價疫苗,可以預防HPV 16型和18型病毒感染。四價疫苗可以多覆蓋到6型和11型,主要抵抗生殖器尖銳濕疣等病變,而九價疫苗則可以進一步抵抗31、33、45、52和58等5種新的HPV亞型。
研究數據顯示,目前國內上市的二價和四價疫苗,能夠防控84.5%的宮頸癌風險,而九價疫苗可以預防92.1%的宮頸癌。
疫苗的誕生是為了降低宮頸癌的發病率,所以,世界衛生組織(WHO)近年來也在鼓勵適宜人群接種HPV疫苗。
“感染HPV病毒,主要與性生活有關。在首次性行為之前接種,效果最佳,同時年輕的身體也能產生最多抗體。”據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所述,9~14歲女孩成為接種疫苗進行宮頸癌預防的首要人群。另外,提高公眾宮頸癌預防意識也要從青少年抓起。
然而,不同效價的HPV疫苗接種年齡有區別。二價疫苗適用于9至25歲的女性,四價疫苗則是20至45歲的男女皆可接種,九價則適合16到26歲的女性。
主任建議,“不能因為九價疫苗上市了,就認為二價、四價疫苗沒用了。應該根據自身狀況選擇疫苗接種”。此外,專家建議孕婦和哺乳婦女接種疫苗時,可以等胎兒出生和斷奶后再接種HPV疫苗;而月經期間接種時,需根據個人體質決定;但,感冒期間不建議注射。男性接種HPV疫苗還可以預防男性生殖器疣。
但接種疫苗并非一勞永逸,每一種疫苗都會有有效免疫時間。目前二價疫苗和四價疫苗在接種后的9年和6年內都能保持較高的抗體水平,但時間上限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雖然目前的疫苗抗體水平很高,但也不能把HPV疫苗理想化。”主任認為,HPV疫苗不是100%有效,它只是有效預防宮頸癌的措施之一,接種人群仍然有可能患宮頸癌。HPV疫苗不會阻止其他性傳播疾病,也不會治療現有的HPV感染或HPV引起的疾病。因此,他建議,接種疫苗者仍需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接種疫苗是一級防控,而篩查屬于二級防控,不能把第二道防線給撤了。
另外,由于我國地區發展的差別,人們對接種HPV疫苗的認識差異明顯。經濟發達地區、知識女性、中產階層關注程度高,而欠發達地區,特別是廣大農村了解和重視程度遠遠不夠。《中國婦幼保健》調查顯示,中國農村婦女宮頸癌死亡率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宮頸癌城鄉分布上,農村宮頸癌患者明顯多于城鎮宮頸癌患者,這與農村體檢及篩查條件不完備有關。有關專家為此建議,政府可考慮設立“宮頸癌日”。
- 下一篇:科學家找到曬黑反應基因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