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報告上常說的頸動脈斑塊是什么?
發布時間:2021-05-21作者:洛陽慈銘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點擊:3705 次
很多中老年朋友們體檢時,醫生常常會建議做一個頸動脈彩超檢查,查查血管的情況。
可做完這項檢查后,有些朋友就被告知“你頸動脈上長了個斑塊”。很多人因此被嚇壞了,
“斑塊是個什么東西,嚴重嗎?
怎么會長這個?該怎么治療?
今天先和大家聊聊,到底什么是頸動脈斑塊。
頸動脈斑塊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頸動脈血管內壁損傷,血液里的脂質等物質鉆到血管內壁下面,形成樣子像干小米粥一樣的團塊狀結構,在醫學上也被叫做“粥樣斑塊”。
頸動脈是身體里容易長斑塊的三個地方之一,另外兩個地方是心臟的冠狀動脈和腿上的髂動脈。
頸動脈離大腦很近,主要作用是給大腦供血,大腦80%的血液是由頸動脈供應的。正常的頸動脈血管內壁光滑通暢,血流暢通無阻。而斑塊不但會讓血管內壁變的不再光滑,還會向血管腔內凸出,造成管腔狹窄,阻礙血液的流動,從而導致腦供血不足,出現頭暈、頭痛、暈厥、一過性腦缺血發作等癥狀。更重要的是,斑塊就像糊在墻上但又不牢固的泥巴一樣,在高壓血流的不斷沖擊下,斑塊很容易被沖破或脫落下來形成血栓,血栓會很快隨血液流到更細的腦血管,堵塞血管,引起腦梗。有研究證明,70%的腦梗是由頸動脈斑塊導致的,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頸動脈斑塊!
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供信息交流,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有疑問,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