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糖尿病病友居家飲食四大建議
發(fā)布時間:2021-08-10作者:洛陽慈銘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點擊:3577 次
隨著新一輪的新冠病毒德爾塔毒株的肆虐,近期全國多個省(市)發(fā)生聚集性疫情,疫情防控形勢變得嚴峻復雜。
糖尿病病友普遍抵抗力低下,屬于新冠肺炎易感人群,在此特殊時期,建議減少外出,出門戴口罩,注意個人衛(wèi)生,勤洗手。
同時,注意監(jiān)測血糖,建議控制目標:空腹血糖4.4-7.0mmol/L,非空腹血糖6~10mmol/L。
此外,糖尿病病友需要科學合理地安排居家飲食,既要滿足機體對各種營養(yǎng)素的需求,又要達到平穩(wěn)控糖、降低血糖波動、預防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目的。
糖尿病病友應以提高自身抵抗力為飲食核心原則,均衡營養(yǎng)、合理膳食,即主食定量、粗細搭配,攝入優(yōu)質蛋白、多食新鮮果蔬、增加抗炎及增強免疫力的食物。
1、主食:每天250g~300g,均勻分配,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一頓吃一個拳頭大小的主食。
可以選用大米、小麥、玉米、大麥、燕麥等,建議適當增加粗糧雜糧替代部分米面,比如全谷物、粗雜糧及雜豆類,這類主食比精制谷物含有更多的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及較低的血糖指數。
膳食纖維有利于促進胃腸蠕動,預防因宅家活動量不夠而導致的便秘。
低血糖指數的主食在胃腸內停留時間長,釋放緩慢,葡萄糖進入血液后峰值低,下降速度慢,可減少餐后血糖波動,有助于血糖控制。
2、肉類:疫情期間一定要攝入足夠的優(yōu)質蛋白質,它是人體內各種酶、激素、抗體和免疫因子的合成原料,可增加抵抗力,也是糖代謝的重要調節(jié)因素。
優(yōu)質的動物性蛋白質有魚肉、海鮮、瘦肉、雞肉、低脂奶類、雞蛋等。
豬、羊、牛、驢等的肌肉和內臟,脂肪含量較高,飽和脂肪酸較多,其中豬肉比較高,羊肉次之,牛肉較低,應適量食用,不要吃野生動物。
植物性蛋白質可以吃大豆、豆制品、堅果類。
糖尿病病友每天要吃150g~200g的蛋白質,每頓吃掌心大小,小拇指厚度(50-70g)的蛋白質即可。
但是糖尿病腎病患者不宜采用高蛋白飲食,根據腎功能情況調整蛋白質攝入量,盡量避免植物蛋白質的攝入。
值得注意的是,過量脂肪(包括飽和脂肪、反式脂肪、膽固醇)、熱量的攝入會增加機體炎癥和糖尿病發(fā)病風險,例如紅肉、腌制等加工肉類制品,因此需要減少此類食物的攝入。
3、蔬菜水果:蔬菜水果是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的重要來源,能提供免疫系統(tǒng)正常運作的必要營養(yǎng)。
建議每餐都要有新鮮綠葉蔬菜,攝入量500g左右,即兩只手能抓住的“一捧”的量。
兩餐之間適量選擇水果,每次食用一個中等大小的低熱量水果,如柑橘類水果:橘子、橙子、柚子、青檸等,維生素C被認為可以增加白細胞的產生,有助于抵抗感染。
而像芒果、菠蘿、香蕉、葡萄等熱帶水果,因含糖量較高,一定要少吃。
需要提醒的是:每吃夠200g水果,就得相應地少吃50g主食,換算過來,大概是每吃3拳頭水果,少吃1拳頭主食。
4、食物中的生姜、大蒜、洋蔥等均有明顯的抗炎作用,大蒜還可以幫助降低血壓,其營養(yǎng)成分里的硫化合物可以增加免疫能力。
生姜可以幫助減輕炎癥、慢性疼痛,并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另外,膳食纖維、β-胡蘿卜素、鎂和維生素D也有明顯的抗炎作用,富含這類營養(yǎng)素的食物包括菌類、胡蘿卜、甜椒、西蘭花、黑芝麻、核桃、乳制品等,保持合理飲食的同時可適當增加上述食物的攝入。
當然,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通過生活方式調整和(或)藥物治療,血糖穩(wěn)定,沒有出現急性并發(fā)癥或慢性并發(fā)癥急性發(fā)作,可以正常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如出現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酮癥酸中毒、高滲狀態(tài)、乳酸酸中毒)或慢性并發(fā)癥急性發(fā)作,建議暫緩接種。
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供信息交流,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有疑問,聯系刪除。
- 下一篇:高血脂為什么會被稱為萬病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