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电影在线看-日韩电影在线一区-日韩电影中文字幕-日韩电影中文字幕在线网站-日韩电影专区-日韩二区

 健康成就更多可能養生專欄
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資訊 > 養生專欄

秋冬季,高血壓患者莫大意,出現這些癥狀需警惕!

發布時間:2021-11-26作者:洛陽慈銘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點擊:3401 次

秋冬季,高血壓患者莫大意,出現這些癥狀需警惕!

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的季節。因為天氣轉冷,氣候干燥,外周血管收縮,血壓粘稠度升高,所以在冬天,無論是正常人還是高血壓患者,血壓都會高一些。

在冬天,大家一定要注意血壓的控制和調理,尤其是進入40歲以后,哪怕沒有相關癥狀,也要關注自身血壓。

如何診斷高血壓

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測量血壓,3次不同時機測量的血壓水平: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可診斷為高血壓;或曾經被診斷為高血壓,目前正在使用降壓藥物,血壓雖低于140/90mmHg,也診斷為高血壓。

還需注意的是,測量血壓以醫院診室測量結果更為準確。

出現這些癥狀

謹防高血壓

頭暈、頭痛:頭暈常出現于下蹲或突然起立時,可呈持續性或間歇性,常成為高血壓患者主要的癥狀,嚴重者可影響工作及生活。

高血壓直接引起的頭痛多發生于早晨,位于前額、枕部或顳部。

心悸氣短、失眠:長期血壓升高可引起心臟器質性病變,如心肌肥厚、心臟擴大等,影響心臟功能而出現心悸氣短、失眠等癥狀。

頸項板緊、肢體麻木:常見四肢末端麻木或頸項背部肌肉緊張疼痛,一般對癥治療后可好轉,若肢體麻木癥狀進行性加重或持續時間長,應注意預防中風的發生。

視力下降:病變累及視網膜血管,可出現視力下降。

當身體出現上述癥狀時,應及時就醫、及時測量血壓。當然,研究顯示,約20%的患者無癥狀出現,所以定期測量血壓也是十分必要的。

高血壓常見誤區

1.年輕人不會患高血壓

高度競爭的現代社會加劇了年輕人的壓力,使得不良生活方式以及因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引發的肥胖變得司空見慣,而這些也是誘發高血壓的主要原因。

年輕人的高血壓主要是舒張壓。很多年輕人在測量血壓時,雖然收縮壓不高,但是舒張壓升高,有的已經超過110mmHg,以為不必在意,其實不然,舒張壓超過110就是3級高血壓了,屬于高危、極高危人群。

2.食物不咸=不含鈉鹽

很多人以為做菜少放鹽就是控鹽,事實上,很多人一邊吃著清淡的菜,一邊卻吃了更多的隱形鹽食物!

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其中和健康有關系的是鈉離子。除了菜里加的鹽,很多加工食品也是含鈉食物,而且鈉含量還超標。烹飪用的食用鹽,屬于看得見的鹽,在很多食物中,有我們看不見的鈉鹽,因此食物不咸≠不含鈉鹽,無論是小吃還是主食,無論是咸的還是甜的都有可能帶有鈉鹽。

3.血壓不高就不吃藥

部分高血壓患者會擔心長時間服用降壓藥會導致肝、腎等臟器受損,所以會選擇在血壓升高時用藥,血壓不高時就暫停服藥。但降低發生心腦腎、血管并發癥以及死亡風險是治療高血壓的根本目標,這些目標的實現需要本身的血壓降低。而在這種不科學的服藥方法下,心梗、腦梗等并發癥的發生率會明顯增加。

中醫怎么治療高血壓

高血壓或高血壓病是現代醫學名詞,在中醫古籍中并無此病名,不過在中醫典籍中早有關于此病的認識:

例如:《傷寒論·辨少陽病脈證并治》曰:“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曰:“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span>

高血壓早期有頭痛、頭暈或頭脹、耳鳴、心悸、失眠等,后期除上述癥狀外,還可累及心、腦、腎等臟器。根據其臨床所表現的癥狀體征基本上可歸屬于中醫學的“眩暈”“頭痛”范疇。

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由于情志失調、機體陰陽平衡失調,復加長期精神緊張,憂思惱怒或過嗜酒辣肥甘,內傷虛損,而致肝陽上亢或肝腎陰虛,兩者互為因果,并可發生化火動風,生痰等生理變化;其病位在肝脾腎三臟,又可互為標本。

治療方法:

1、中醫辨證論治:找中醫師診治。

2、針灸療法:常用針刺療法、耳穴埋豆、穴位貼敷、用溫針灸配合耳針等,建議找針灸醫生。

3、其它療法:葛根、杜仲、當歸、黃芪、人參、銀杏葉等單味藥具有降壓的作用;降壓中成藥有松齡血脈康、清腦降壓片、珍菊降壓片、六味地黃丸等。

4、有降壓作用的食物:公認的降壓食品為芹菜、洋蔥、靈芝、黃豆、玉米、黑木耳、綠豆、蕎麥、海帶、波菜、薺菜、茼蒿、苦瓜、醋、蔥、大蒜、酸奶、鯽魚、海蜇、海參、香蕉、蘋果、柿子、獼猴桃、山楂、花生等。患者可以根據個人愛好及身體狀況選擇食用。

5、降壓食療方:

甘菊粳米粥:取甘菊新鮮嫩芽或者幼苗15~30克,洗凈,與粳米60克、冰糖適量煮粥,早晚餐服用,每日1次,連服7日。適用于高血壓肝火亢盛之頭暈。

芹菜苦瓜湯:芹菜500克、苦瓜60克,同煮湯飲用;或用芹菜250克、苦瓜30克,用沸水燙2分鐘,切碎絞汁,加砂糖適量,開水沖服,每日1劑,連服數日。適用于高血壓陰虛陽亢之頭暈目眩。

葛根粳米粥:鮮葛根適量洗凈切片,沙參、麥冬各20克,經水磨后澄取淀粉,曬干,每次用葛根沙參麥冬粉30克與粳米60克煮粥吃,每日一劑,可以常食。適用于高血壓陰陽兩虛之頭暈。

臨床研究表明,中醫藥防治高血壓臨床療效明確,其中辨證論治是關鍵,更能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以上內容來源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有疑問,請與聯系刪除,僅用于信息交流。

分享到:0 用手機看
#

拍下二維碼,信息隨身看

試試用微信掃一掃,
在你手機上繼續觀看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