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果減肥不科學
發布時間:2019-06-10作者:洛陽慈銘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點擊:3380 次
水果中水分多,通常糖分也不少,但是蛋白質很少,而且幾乎沒有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只吃水果遠遠不能滿足人體對宏量營養素的需求。
很多人愛吃水果,尤其是女性,除了滿足口腹之欲外,也有美容和保持身材的需求。這類女性特別崇尚水果,甚至把水果當飯吃。
每天好好吃三頓飯,是健康的基礎。不吃主食的減肥方法不可行,蔬菜不能替代主食,水果也不能替代主食。水果只能作為正餐之外的補充。
水果代替正餐不行,想用多吃水果、不吃正餐的方式減肥更不行。用這種方式減肥的人認為水果能量少,但事實并非如此。水果中糖分一般比較高,而且是容易消化的糖類,雖然同等質量的水果比米飯所含能量要低,但是遠遠高于同等質量的蔬菜,水果需要適量食用。另外,水果很容易讓人吃過量,因為甘甜可口,不知不覺就會攝入過多糖分,結果很可能不減肥反而導致肥胖,同時可能發生營養不均衡問題。吃水果減肥是一個很大的認識誤區。
蔬菜和水果是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學物的重要來源。盡管蔬菜和水果有很多共同之處,但他們是不同種類的食物,營養價值優勢不同。蔬菜尤其是深色蔬菜所含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學物都高于水果,因此水果不能代替蔬菜。但另一方面,膳食中水果可以補充蔬菜攝入不足的問題,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有機酸、芳香物質比新鮮蔬菜多,而且水果食用方便、不需烹調加熱,營養成分不會因烹調而受損,所以蔬菜也無法代替水果。
水果要選擇新鮮的,新鮮水果水分含量高、營養豐富、味道好,能使人體最大限度地獲取水果中的維生素等營養物質。不建議一次購買許多水果,即使放在冰箱里,也不能阻止水分流失和口感變差,還容易被細菌污染。
合理膳食,應該天天吃水果。水果不可不吃,但也不宜大量攝食。健康成年人每天攝入200—350克新鮮水果是適宜的。
選擇新鮮應季的水果,時常變換種類,是購買水果的兩大基本原則。不愛吃水果、經常忘記吃水果怎么辦?建議把水果放在家中或工作單位顯眼的地方,隨時可見,有利于漸漸養成每天吃水果的良好飲食習慣。有小孩的家庭更要注意培養孩子天天吃水果的習慣。
吃水果有三個最佳時間點:
早餐:一般來說,大部分人早餐食物的質量不太好,應該適當地加一些水果。
兩餐之間:兩餐之間吃點水果,既能補充水分,又能獲取豐富的營養素。對于糖尿病人而言,兩餐之間(上午10點和下午4點)適量吃低糖水果,有助于控制血糖,可避免餐后立即吃水果可能導致的血糖負荷過大。
餐前:健康成人如有控制體重的需要,餐前吃水果比餐后吃的效果好,有利于減少進食總量。
減肥期晚上不宜多吃的水果
大櫻桃糖分多,富含糖、蛋白質、維生素及鈣、鐵、磷、鉀等多種元素,含鐵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是補鐵、益腦良品。但是其“高糖”屬性決定了不適合減肥人士過多食用。如果實在想吃櫻桃,可以選擇國產的小個品種的櫻桃,酸甜適口,且不易讓人發胖。
榴蓮所含成分中有2/3是糖,對于血糖高、有高血壓或者低血壓、心功能不佳、胃腸道潰瘍的人來說,吃榴蓮仍需謹慎,最好能減飯量再吃榴蓮,以免攝入熱量超標。
葡萄、提子是很受歡迎的水果,提子皮和提子籽內含有抗氧化物質,對心腦血管疾病具有預防作用。然而其糖分含量高,十個提子的熱量相當于二兩米飯的熱量。
釋迦又名番荔枝,是一種營養豐富的熱帶水果,由于釋迦口感偏甜,含糖量較高。每100克釋迦可含總糖15.3%-18.3%,維生素C為265mg。
牛油果,其名稱反映了它的最大特性——因富含植物脂肪,有“森林奶油”之稱,是一種高能低糖水果。從保健功能來看,牛油果有健胃清腸的作用,并具有降低膽固醇和血脂,保護心血管和肝臟系統等重要生理功能。適合嬰幼兒和老人食用,建議一天吃一個即可。但由于牛油果的植物脂肪含量很高,不宜晚上食用。
火龍果富含維生素B1、B2、B3和維生素C、胡蘿卜素、花青素,并含有鈣、磷、鐵等微量元素和水溶性膳食纖維,可預防便秘、助通便。但由于含有的天然葡萄糖容易吸收,減肥的人一餐不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