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孩子怎樣吃,才能增強免疫力
發布時間:2020-05-09作者:洛陽慈銘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點擊:3319 次
學齡前兒童的免疫系統發育尙不成熟,更容易受到外界病原體的侵害,除減少與致病菌接觸的機會外,通過合理膳食增強兒童的抗病毒能力,是保障兒童健康的重要手段。
吃什么?吃多少?應該注意哪些營養素的攝入?才能提高免疫力成了家長們最為關心的問題。
1.食物的多樣化,均衡營養
膳食提高機體免疫力,不可能通過多吃幾種食物做到,免疫力的水平與日常的營養平衡關系更為密切。多種營養素都與兒童的抗病能力密切相關,全面營養,食物多樣才是基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食物種類達到12種,每周達到25種。
2.適量攝入谷類和薯類,保證能量供應
兒童的生長發育和體內各項生理活動都離不開能量支持,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主要來源。為保證機體免疫功能的正常運轉,應保證足量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但不宜過量,否則容易導致蛋白質和/或脂肪攝入不足,同樣會影響免疫功能。谷類和薯類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來源,2-3歲和4-5歲兒童谷薯類食物每日推薦攝入量分別為100-125克和75-125克。
土豆、紅薯、山藥和芋頭等薯類富含鉀、維生素B1和膳食纖維,鉀離子是機體內環境最重要的陽離子之一,不僅參與維持機體生理功能,而且參與多種免疫細胞活化及細胞凋亡。維生素B1是能量代謝三羧酸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持機體免疫中發揮重要作用。膳食纖維則可保護腸道有益菌,防治胃腸道菌群紊亂,增強腸粘膜屏障。因此,可以用薯類代替一半或1/3的主食。
3.魚禽肉蛋奶類等優質蛋白——免疫功能的基石
為保證充足的優質蛋白和鈣的攝入,2-6歲兒童每日飲奶推薦量300-400毫升,雞蛋和肉類的每日推薦量分別為50克(一個雞蛋)和50-75克(約成人大半手掌大小的豬肉)。動物性食物、大豆及牛奶富含優質蛋白,可保證兒童的發育,也是免疫細胞和抗體的主要成分,缺乏時會導致免疫細胞和抗體數量下降。另外,許多免疫相關營養素(如維生素A、鐵和鋅等)的人體吸收和轉運,需要蛋白質作為載體。
這些食物除含有種類齊全的必需氨基酸外,還含有多種與免疫功能有關的非必需氨基酸。例如精氨酸具有免疫增強作用,機體缺乏精氨酸會抑制T細胞增殖,并影響NK細胞功能。精氨酸代謝產物多胺類,可發揮腸道屏障功能。谷氨酰胺是核酸的重要前體,也是快速分裂細胞(如淋巴細胞和腸上皮細胞)的能量來源。血清谷氨酰胺未達所需水平,會降低T細胞和B細胞的增殖分化以及影響細胞因子的產生、抗原呈遞和吞噬活性等。
4.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
2-3歲,4-5歲兒童每日應攝入蔬菜量分別為100-200克和150-300克,每日水果推薦攝入量分別為100-200克和150-250克。特別要注意攝入深綠色蔬菜(如西蘭花、菠菜、芥蘭和蘆筍)。很多深綠色蔬菜中,都含有豐富的葉酸、維生素C等,葉酸是免疫物質合成所必需的因子。
除綠葉蔬菜外,草莓、橙子和獼猴桃等水果富含維生素C。它可支持先天和適應性免疫系統的各種細胞功能,有助于免疫防御,保護上皮屏障功能及機體免受環境氧化應激。在吞噬細胞(如中性粒細胞)中累積,可增加其趨化性和吞噬作用,產生活性氧,最終殺死微生物。兒童缺乏維生素C會四肢無力,消化不良且容易感冒。研究發現,維生素C補充可預防和治療呼吸道和全身感染。
橙黃色食物(如胡蘿卜、南瓜和玉米)富含胡蘿卜素,后者可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又被稱為抗感染維生素。皮膚和粘膜表層是機體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線,維生素A可以維持上皮細胞的形態和功能健全,還參與細胞免疫,促進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的發育和成熟,協助T細胞和B細胞發揮作用,并參與抗體合成與分泌。研究發現,加用維生素A作為輔助治療時,可顯著提高兒童肺炎治療臨床有效率,縮短發熱咳嗽持續時間、體征胸片轉陰時間、住院時間并降低肺炎治愈后其他呼吸道疾病的發生率。
5.注意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D也是提高免疫力,預防感染性疾病發生的重要營養素。研究發現,機體維生素D水平。
文章來源:騰訊健康
- 上一篇:夏季防暑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