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養生3法則,一學就會,做好健康過夏天
發布時間:2022-05-06作者:洛陽慈銘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點擊:3335 次
“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代表著告別春天,盛夏時節已正式開始。
自古,人們就習慣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而對于人來說,立夏也是一個適合養生的季節。《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夏三月,此謂番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因此今天就給大家科普幾點立夏養生法則,盡快學會,讓自己和家人一起健康的度過盛夏。
立夏養生先養心
隨著氣溫的升高,夏天的氣息加速了萬物生長,而此時人體的發動機——心臟,也相當于加滿了汽油的汽車,變得更加有力,但這也導致了我們更容易出現緊張、焦慮、煩躁不安、好發脾氣的現象,因此,我們要重視對自我精神的調養,尤其是每天上班的人群以及大部分時間都居家的老年人,更要有意識地進行精神調養,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的狀態,切忌大悲大喜,以免傷心、傷身、傷神。
此外,人們還要注意,洗澡時水溫不要過低,特別對年輕人而言,忙碌了一天,我們的身體已經吸收了很多的熱量,但沖洗冷水澡會令皮膚表面的毛孔迅速收縮,原先向外流動的血液就會流回心臟,導致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負擔,引起高熱,局部供血不足,頭暈目眩,嚴重的甚至會發生休克。
二、立夏腸胃要護好
不少人一到夏天胃口差不說,還容易出現腸胃疾病,一天跑好幾次廁所,給生活造成了極大不便,那么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在高溫環境下,人們的胃口會變得很差,因此導致了每頓飯正常的攝入量規律被破壞掉,同時,夏天人們普遍喜歡吃寒涼的食物,雖然吃完感覺很爽,但時間久了,就會影響腸胃的功能,刺激消化系統,增加腸胃疾病發生的概率。
因此立夏后,在飲食方面,我們宜采取“增酸減咸、調養胃氣”的原則,飲食應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減少燒烤、油炸,涼啤酒等過于油膩,寒涼的飲食,在烹飪時可多采用清蒸、涼拌等方式,既保留食材的鮮味又更加健康。
三、立夏養腎錯不了
不少懂得養生的人都知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但你知道為何夏天養腎錯不了嗎?因為腎是我們人體很特殊的一個臟器,它負責我們體內的陰陽,中醫學中表示:腎藏精,腎經包含兩種成分,一種成分屬陽,一種成分屬陰,即咱們說的腎陽和腎陰。因此養腎可不能只等到冬天,要從夏天開始。
當然大肆進補,在大夏天顯然是不合適的,不過我們可以通過不熬夜,保持規律的作息,防止手腳和腰部受涼,多吃一些鱸魚,黑豆等食物來滋補腎臟,同時晚上也可以自己按揉涌泉穴10~20分鐘,直到雙腳皮膚發紅為止。
以上內容來源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有疑問,請與聯系刪除,僅用于信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