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預防心血管疾病
發布時間:2022-05-06作者:洛陽慈銘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點擊:3470 次
相比其他健康問題,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見的健康問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或聽到的冠心病、急性心梗、腦梗等,都有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問題之所以如此常見,與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的自然生理變化有關,但也并非是必然發生的疾病問題,很多時候,如果我們能夠做好早期預防,發生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大大降低。
到底如何做好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預防控制呢?
一:運動
運動鍛煉對于心血管疾病的預防非常重要。
正是因為長期久坐,運動量太少,也使得很多朋友的心血管疾病風險進一步增加。加強運動鍛煉,能夠有助于加強身體新陳代謝,加強能量消耗,改善超重和肥胖的同時,也能夠有助于改善血脂,血糖代謝,加強心肺功能鍛煉,促進血液循環,這些健康獲益對于心血管健康的益處,都是顯而易見的。
關于如何運動的問題,應該進行中等強度的體力活動,每周運動時間不少于5天,每次不少于30分鐘。這種情況應該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例如對于一個老年朋友來說,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每天堅持快步走鍛煉,就是很好的選擇;而如果是身體素質良好,能夠進行高強度運動的中青年人,也可以選擇高強度運動,每天至少15分鐘來進行。
同時在運動處方中,增加體力活動,并不是指僅僅抽出時間運動,在每天的一些碎片化時間中,也應該多站立,多活動,盡量減少久坐。
在運動方式方面,可以以有氧運動為主,但也可以增加一些增強肌肉的力量訓練以及增加身體柔韌性平衡性的活動或訓練等。
有些已有心血管疾病問題的朋友,害怕運動會導致心跳加速,血壓升高而不敢運動,其實多數情況下,只要身體狀況允許,讓自己多活動,都會比久臥久坐不動好。當然,對于已有心血管疾病問題的朋友,如何運動,活動強度控制到什么范圍內,相比無心血管疾病的人群,要進行更精準的評估,也要更注意運動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健康風險,適度運動,讓運動帶來獲益,又不會加大疾病風險,才是重要的。
二:營養
民以食為天,要想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預防,飲食營養調理方面就是繞不開的話題。健康合理的飲食結構和飲食習慣,對于血壓、血脂、血糖的調節,體重的控制,代謝的調節等方面,都是很重要的生活基礎,而這些方面,又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因此管住嘴的健康飲食,對于預防心血管疾病,同樣非常重要。
管住嘴主要應該在兩個方面“管住”。
一方面是管住攝入量,注意避免暴飲暴食,具體的量不說了,不妨以自己的感覺,每頓吃個八分飽,避免過度攝入,就是很好的習慣。
第二個方面是管住吃什么,飲食結構的健康搭配同樣重要,注意多吃新鮮的果蔬,在主食中加大雜糧,豆薯類等的搭配,同時注意低鹽低脂低糖飲食,吃點堅果,魚肉,注意通過奶制品,豆制品補充優質蛋白,這些都是不錯的健康飲食習慣,大家可以在日常生活的飲食調整中多加注意。
三:戒煙限酒
很多朋友一聽戒煙限酒就跳腳,其實這正是自己不想正視應該改變的壞習慣的一種外在表現。吸煙的煙霧中的多種化學物質,都會損傷血管內皮健康,還會影響血液的血氧運輸,對血管,心臟以及身體的其他臟器,都會不良的健康影響。吸煙本身,還是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中的獨立風險因素,因此,想要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做好心血管疾病預防,還是應該要嚴格戒煙,同時還要注意避免吸入二手煙、電子煙同樣也不健康,也應戒除。
喝酒,特別是長期大量飲酒,同樣也會傷害心血管健康,是造成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風險因素,長期大量飲酒還會影響心肌功能,導致心臟健康受損,因此也是應該注意改善和控制的。
千萬不要相信喝點小酒舒筋活血,喝點紅酒抗氧化改善血管健康這樣的謠言,對于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還是建議盡量戒酒,而對于預防心血管疾病來說,酒也應該有所控制,盡量少喝。
四:精神心理/睡眠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也是大家容易忽略的一個方面。但實際上,心理方面的影響,睡眠不良的影響,對于心血管健康的長期潛在影響,是不容忽視的。胡大一教授提出的“雙心治療”,也正是從心理層面和生理層面,同時預防控制心血管疾病的一種科學理念。
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不但會影響人的心情,也會帶來類似于冠心病的心絞痛,胸悶氣短等癥狀,而且由于情緒影響自主神經,自主神經興奮性改變,帶來的心血管官能癥問題,雖然當時沒有心血管的器質性病變,帶來的心悸,胸悶等感覺,長期影響,同樣會帶來心臟生物節律的紊亂,以及心血管疾病突發的風險,同樣不容忽視。
因此,學會想開,看開,用平和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盡量地減少不良情緒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這種焦慮、抑郁等情緒成為了揮之不去的問題,也應該及時尋求幫助,診斷是否存在相關疾病,并通過醫學手段來進行治療改善。
睡眠問題同樣也很重要,良好的睡眠質量,充足的睡眠時間,都有助于身體在夜間的修復和代謝,同樣也有助于降低心腦血管風險,失眠問題要注意調理改善,除了做好心理調節以外,還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為自己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等,從而調理好自己的睡眠問題。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對于經常打呼嚕的朋友,應該注意睡眠呼吸暫停的風險,這是一種夜間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風險密切相關的睡眠問題,如果存在這樣的問題,盡早及時地處理改善,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藥物
藥物其實是排在后。這也證明了生活中健康生活方式的調理,良好心理情緒的保持,對于身體健康,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并不亞于藥物。但對于已有心血管疾病,或已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礎慢病的朋友,在做好生活調理的同時,如果確需用藥的,都應該輔以藥物來加強疾病的控制和治療。
在用藥方面,今天我們就不多說了,總的原則是,所用藥物一定要盡量選擇對疾病治療效果好,能夠有效控制相關指標達標,同時還有額外健康獲益的藥物,如果是需要長期服用的藥物,在長期用藥的過程中,也一定要注意藥物可能帶來的潛在不良反應風險,及時觀察,如果出現相關的嚴重不良反應問題,如轉氨酶升高等,應及時停藥,定期復查。在合理用藥的基礎上,保證藥物的有效性以及長期用藥過程中的安全性,使藥物成為在健康生活、心理調理之外的輔助控制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重要幫助,才是真正的科學用藥。
以上內容來源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有疑問,請與聯系刪除,僅用于信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