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發威如何維持食欲
發布時間:2023-08-18作者:洛陽慈銘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點擊:2143 次
不知不覺,今年三伏已將近尾聲,這是否意味著要結束高溫了呢?且慢,可能“秋老虎”正在蓄勢待發,大部分地區還將經受熱氣蒸騰的“磨練”。
過熱的天氣會讓人感到惡心、虛弱或頭暈,非常悶熱時,甚至還可能會失去食欲。
為什么天氣熱會喪失食欲?
一項來自中國研究團隊的 2021 年案例研究發現,溫度升高1攝氏度(1.8華氏度)可能會使人的食物攝入量減少0.11%。雖然這項研究側重于消費者行為而不是生物學機制,但專家表示,對于人們為什么在熱浪中失去食欲,有一個科學的解釋。
“當我們處于炙熱的環境中時,實際上我們的食欲不振,是以消耗更少的卡路里來冷卻身體的一種方式”,除了溫度之外,許多因素都會影響食欲,但在炎熱和寒冷的天氣里,人們攝入多少卡路里是存在“明確差異”的。
在溫暖的氣候中,人們通常攝入較少的卡路里,因為吃這些卡路里實際上會產生熱量,并且會使身體更加溫暖,消化產生的熱量被稱為“食物的熱效應”。高蛋白食物具有最大的熱效應,因此,當身體開始消化時,雞肉、牛肉、豆類、雞蛋、扁豆和海鮮等食物可能會讓人感到熱。
此外,在高溫環境下,由于交感神經、腎上腺系統活動增強以及胃腸道處于相對缺血的狀態,消化腺功能減退,使得人體的消化液分泌減少。而且當體溫升高時,神經傳導將高溫刺激傳給體溫調節中樞,體溫調節中樞對攝食中樞產生抑制性的影響,進而使我們減少進食量。
在炎陽似火的時候,部分人還存在情緒波動的情況。在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氣象情緒效應”,指人的情緒狀態會受到天氣的影響。連日的高溫會給人帶來不適,讓一些人還會更容易煩躁、心生無名火,嚴重者甚至會“情緒中暑”,這種情緒也會影響食欲。
食欲不振還可能是中暑的癥狀,以及可能會伴有高燒、心率加快、惡心和意識模糊等癥狀。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應對高溫,我們需要知道哪些食物可以幫助維持食欲,以保持身體的健康和水分充足。
在熱浪中,該怎么吃才好?
出汗是身體保持涼爽的方式,但出汗過多而不補充液體會導致脫水,從而導致熱衰竭、腎結石的形成和其他健康問題。所以在天熱時,我們可以通過吃一些食物來幫助身體降溫。
甜瓜、漿果、生菜、芹菜、生菜、西紅柿、黃瓜和酸奶等是可以食用的“保濕”食物。他表示,“食物可以提供我們每日液體攝入量的20-30%,因此我們也可以通過增加含水量較高的食物(如水果和蔬菜)的攝入量來保持水分。”
在炎熱的日子里,大多數人全天會失去2-2.5升的液體,喝六到八杯水或其他液體可以幫助補充炎熱天氣損失的量。但這不是一個硬性規定,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流體需求。一個人保持水分所需的量取決于多種因素,如活動水平、年齡和在高溫下度過的時間。運動員或戶外工作人員可適當加入電解質飲料。
除了適量喝水和補充含水量高的食物,我們還可以通過色彩搭配來促進食欲。人們主要通過味覺、視覺和聽覺來刺激進食,顏色可以誘發我們的食欲,饑餓色調有紅色、綠色、黃色、橙色。這是因為在我們看紅色時,人體的血液流動會加快。新陳代謝和心率加速了,就會促使人產生饑餓感。綠色會讓人聯想到健康,也有利于增加胃口。黃色和橙色刺激食欲的能力可能更多地與它讓人心情愉快的能力有關,陽光般的歡快它們可以激發我們出于快樂而吃東西的欲望。五顏六色的谷薯、水果、蔬菜,合理搭配起來,不管是相近色還是對比色都能讓整道菜更加秀色可餐。而藍色、黑色、紫色的食物就要慎重了,它們很多時候會起到反作用,讓人食欲全無,自然本色是如此(如藍莓)的除外。
即使實在沒有食欲,我們也要保證營養均衡、少食多餐,避免中暑或影響抵抗力。特別是對于懷孕、哺乳期或營養不良的人來說,保持多樣化的飲食非常重要,建議保持水分和吃營養豐富的食物,以便在熱浪期間保持涼爽和安全。
在炙熱中,應該避免哪些食物?
冷凍零食聽起來可能是熱浪期間的最佳選擇,但從長遠來看,這些實際上可能會讓你感覺更熱。她解釋道,“當我們吃冰棒或喝非常冷的飲料時,我們會立即得到一些緩解。但是,如果冰棒或飲料中有卡路里,我們將消化它們,這將啟動食物周期的熱效應,所以我們最終會提高體溫。”
同時,不宜吃“大餐”,一次食用大量豐富的食物可能很難使身體分解,“如果你正在努力消化食物,你的身體實際上會產生更多的熱量。”此外,還應避免攝入過多咖啡因,這可能會使人脫水,因為它們會讓你排尿更多。
天氣炎熱,許多人開玩笑說大街上碰到的都是“熟人”。8月20日出伏后,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要盡力維持我們的食欲,吃得好才能心情愉悅,身體也才會更健康。
以上內容來源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有疑問,請與聯系刪除,僅用于信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