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电影在线看-日韩电影在线一区-日韩电影中文字幕-日韩电影中文字幕在线网站-日韩电影专区-日韩二区

 健康成就更多可能醫學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資訊 > 醫學新聞

最新研究:食量減少40%可延長壽命20年

發布時間:2018-11-29作者:洛陽慈銘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點擊:3920 次

最新研究:食量減少40%可延長壽命20年

什么才是“身體健康”的標志?不少人都認為:胃口好、飯量大,吃嘛嘛香,就說明這個人的身體很健康。

1.jpg

最新研究:食量減少40%可延長壽命20年

世界衛生組織規定,個人的健康和壽命15%決定于遺傳,10%決定于社會因素,8%決定于醫療條件,7%決定于氣候影響,60%決定于自己。

老話常說:“壽命是從嘴里省出來的”!據研究發現:食量減少40%可能讓壽命延長20年。所以,如果想老得慢些,請適當保持饑餓。

2.jpg

最新研究:食量減少40%可延長壽命20年

想長壽,少吃點!

美國某研究所對多項研究結果綜合分析認為降低進食量,有助延年益壽:

1980年,對恒河猴展開了持續20年的研究,其93%的基因與人類相同,平均壽命約為20歲。結果發現每天進食量減少30%的猴子:

最長壽命可達到43歲,超過該猴群平均壽命20歲;

30歲后其外貌和行為都沒有衰老痕跡;

癌癥、心臟病的發病率降低50%以上,糖尿病發病率為0;

死亡率僅為13%,研究期間隨意進食的猴子死亡率高達37%(是前者的近3倍)。

研究發現,食物攝入量減少25%的人:

血液中好膽固醇明顯升高;

腫瘤壞死因子(TNFs)減少25%;

胰島素抵抗降低40%,整體血壓更低。

這些研究都表明“少吃更長壽”。

為什么“少吃點”能長壽?

3.jpg

1、延緩細胞老化

美國一項血管衰老的研究中發現:在食物攝入量較低時,人體可產生一種稱為β-羥丁酸的分子,是由肝臟產生的酮基分子,可以減緩血管系統的細胞老化。

2、減少活性氧的產生

飽食損傷細胞使人早衰。人們吸收的氧有2%被氧化酶催化為活性氧(自由基),活性氧是對人體極其有害的物質,能導致細胞損傷、動脈血管硬化、催人衰老等。人體攝入的能量越大,產生的活性氧就越多,人老化的程度也就越快。而少吃點可以減少活性氧的產生,使細胞免受其害,從而延緩衰老。

4.jpg

3、減輕脾胃負擔

人體對飲食的消化、吸收、輸送,主要依靠脾胃來完成,進食恰到好處則脾胃消化、吸收功能運轉正常。如果攝入食物過多,則會增加脾胃負擔,胃不僅得不到休息還得分泌大量的胃液,長期以往會破壞胃黏膜屏障,引發胃糜爛、胃潰瘍。

如果攝入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類的食物,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長,可產生大量的毒素和致癌物質,甚至導致癌癥的發生。

4、避免老年癡呆

人飽食后,大腦中一種纖維芽細胞生長因子數量會增加數萬倍。而這種纖維芽細胞生長因子會促使動脈硬化引起大腦皮質血氧供應不足,導致腦萎縮和腦功能退化,減少壽命。

日本專家還發現,大約有30%-40%的老年癡呆病人,在青壯年時期都有長期飽食的習慣。因為吃得過飽,胃腸需要更多的動力去消化食物,導致更多的血液積聚到胃腸道,而大腦的血液供應會相對不足,這就使腦細胞正常生理代謝受到影響,導致大腦早衰,容易患老年癡呆。

5、保護心臟

吃太飽,膨脹的胃容易使橫膈上移,影響心臟功能。而且人體為了消化吸收各種營養物質,代謝需氧量會大大增加,容易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引起猝死。

5.jpg

6、減輕體重

減少食物的攝入,可以減輕體重,除了保持良好的體型外,還可減少因肥胖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長期飽食使人肥胖,肥胖會引起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癌癥等一系列疾病。

6.jpg

吃太飽容易撐出7大疾病

胃病:吃得過飽的直接危害就是胃腸道。此外,人體胃黏膜上皮細胞壽命較短,每2-3天就應修復一次。如果胃始終處于飽脹狀態,胃黏膜就不易得到修復的機會,胃大量分泌胃液,會破壞胃黏膜,屏障,產生胃部炎癥出現消化不良癥狀。

腸道疾病:中國臺灣科學家發現,脂肪堵塞在腸道里,會造成腸阻塞,大便黑色、帶血。

癌癥:日本科學家指出,吃得太飽會造成抑制細胞癌化因子的活動能力降低,增加患癌幾率。

骨質疏松:長期飽食易使骨骼過分脫鈣,患骨質疏松的概率會大大提高。

腎病:飲食過量會傷害人的泌尿系統,因為過多的非蛋白氮要從腎臟排出,勢必加重腎臟的負擔。

急性胰腺炎:晚餐吃得過好過飽,加之飲酒過多,很容易誘發急性胰腺炎。

神經衰弱:晚餐過飽,鼓脹的胃腸會對周圍器官造成壓迫,使興奮的“波浪”擴散到大腦皮質其他部位,誘發神經衰弱。

7.jpg

6個簡單方法,教你控制食量做到7分飽!

1、專心吃飯

吃飯忌一心二用,俗話說“食不言寢不語”,切忌不要邊吃飯邊聊天,或者邊吃邊看電視等,都會無意識多吃,所以吃飯一定要專心。

2、細嚼慢咽

有研究證實,同樣數量的食物,嚼得少、吃得快,就會更容易饑餓。所以,吃飯最好細嚼慢咽,是控制食量的小策略之一。

而且,咀嚼時間過短,迷走神經仍處于過度興奮狀態,食欲也會相對亢進。結果是進食速度快的人,在大腦飽食中樞發出停止信號時,已經吃了太多。

專家建議:一口飯至少要嚼20下,吃飯時間保持在30分鐘左右最好。

8.jpg

3、多吃粗糧

可以多吃一些需要多咀嚼才能下咽的食物,比如粗糧、蔬果,這樣有助于放慢進食速度,也有利于飽腹。

4、吃水分多的食物

攝入水分多的食物,也是有利于胃可以很快感受到“滿”,同樣有利于控制食量,預防肥胖。

9.jpg

5、吃飯先喝湯

吃飯時候先喝一口湯,不僅滋潤食道有助下咽,還可以快速增加飽腹感,這樣再吃菜的時候就可以控制住食量。

6、換小餐具

把家里的餐具都換成小一號的,給自己一種食物充足的暗示,也可以幫助我們吃得更少一些。

分享到:0 用手機看
#

拍下二維碼,信息隨身看

試試用微信掃一掃,
在你手機上繼續觀看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