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知識 | 防疫,切莫松懈!
發布時間:2021-08-10作者:洛陽慈銘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點擊:3617 次
01、科學佩戴口罩
佩戴口罩,是預防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有效方法,既保護自己,又保護他人。
公眾應根據不同疫情風險等級和所處環境選擇適宜防護級別的口罩,不過分追求高防護級別。
02
勤洗手
洗手是預防傳染病簡便有效的措施之一。
呼吸道傳染病除了通過飛沫傳播,也會經手接觸傳播,日常工作、生活中,人的手不斷接觸到被病毒、細菌污染的物品,如果不能及時正確洗手,手上的病毒、細菌可以通過手觸摸口、眼、鼻進入人體。
通過洗手可以簡單有效地切斷這一途徑。保持個人手部的清潔衛生,可以有效降低患呼吸道傳染病的風險。
(一)七步洗手法
1、洗手掌。
手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搓揉。
2、洗手背。
手心對手背,手指交叉,沿指縫相互搓揉。
3、洗指縫。
手心相對,手指交叉,相互搓揉。
4、洗指背。
一手彎曲呈空拳,把手指關節放在另一手的手心,旋轉搓揉。雙手交換進行。
5、洗拇指。
一手握住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旋轉搓揉。雙手交換進行。
6、洗指尖。
一手五指指尖并攏,放在另一只手的手心,旋轉搓揉。雙手交換進行。
7、洗手腕。
一手握住另一只手的腕部,旋轉搓揉。雙手交換進行。
(二)、外出不方便洗手時該怎么辦?
外出不方便洗手時,可選用含75%酒精的手部消毒劑進行手部清潔,將消毒劑涂抹雙手,持續揉搓15秒。
特殊情況下,也可使用含氯或過氧化氫消毒劑。使用時用量要足夠,要讓手心、手背、指縫、手腕等處充分濕潤,兩手相互摩擦足夠長的時間,要等消毒液差不多蒸發之后再停止。對公眾而言,不建議以免洗的手部消毒液作為常規的手部清潔手段,只是在戶外等沒有條件用水和肥皂洗手的時候使用。
03、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
公共場所人員多,流動量大,感染風險未知,且人與人之間難以保持1米安全距離。一旦有病毒感染者,在沒有有效防護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人與人之間的病毒傳播,空氣流動性差的公共場所病毒傳播的風險更大。
04、室內經常開窗通風
室內環境密閉,容易造成病菌滋生繁殖,增加人體感染疾病的風險。勤開窗通風可有效減少室內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的含量。
此外,陽光中的紫外線還有殺菌的作用。每天早、中、晚均應開窗通風,每次通風時間不短于15分鐘。
如何在公共場所做好個人防護?
公共場所人流量大、人員密集,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區域。盡量少去公共場所活動,如必須去,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
(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哪些注意事項?
(二)前往超市、商場等公共場所有哪些注意事項?
(三)到農貿市場購物有哪些注意事項?
做好個人防護:在低風險地區農貿市場內應隨身攜帶口罩。在人多的攤位購物時,應當佩戴口罩。中高風險地區顧客進入農貿市場應全程佩戴口罩,挑選商品時建議佩戴手套。優先使用掃碼付費方式結賬。
加強個人衛生:避免用不干凈的手觸摸口、眼、鼻,打噴嚏時等部位。咳嗽打噴嚏用紙巾或用肘臂遮擋口鼻。離開市場后,及時洗手,有條件時,可隨身攜帶速干手消毒劑。
購買冷凍食品時,盡量避免直接用手觸碰。回家后,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食品加工前要認真清洗并防止水花飛濺。加工時注意生熟分開,煮熟煮透后再食用。
存儲時,盡量使用保鮮袋獨立封閉包裝。
(四)到餐廳就餐有哪些注意事項?
(五)去醫院時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就診者應提前了解就診療程,縮短在醫院逗留的時間。
全程佩戴口罩,主動配合測量體溫、出示健康碼、進行實名登記等。
勤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劑保持手衛生,不觸摸眼、口、鼻。
(六)在工作實習場所如何做好防護?
面對疫情不必恐慌
防疫小貼士
常洗手 戴口罩 個人防護不放松
勤通風 講衛生 清潔消毒要做好
少聚餐 分餐制 家庭就餐用公筷
不扎堆 不聚集 社交遵守一米線
有癥狀 速就醫 核酸檢測需配合
檢測前 勿進食 吸煙喝酒不可取
不信謠 不傳謠 理性關注不恐慌
疫情就是生命,防控就是責任。
盡管疫情籠罩下的陰霾仍未消散,但是人間的溫暖不會被隔離。
相信祖國,相信科學,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我們一定能徹底打贏這疫情防控阻擊戰!
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供信息交流,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有疑問,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