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生營養日:面對孩子營養不良,父母該如何讓孩子長高不長胖
發布時間:2022-05-20作者:洛陽慈銘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點擊:3071 次
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國學生營養日。
今天是第三十三屆中國學生營養日,其主題是-----“知營養、會運動、防肥胖、促健康”。
雖說我國早已脫離了饑餓時代,肉、蛋、奶的營養普及,讓中國人營養有著質的飛躍。
但遺憾的是,中國學生營養狀況依然不容樂觀,雖說膳食熱量基本達到標準,但蛋白質供給量卻偏低,優質蛋白比例也比較小,其鈣、鋅、鐵、維生素A等營養明顯不足。
據數據顯示:我國20歲以下人群缺鐵性貧血患病率為6-29%。
出現這3種現象,警惕孩子可能出現營養不良
一、孩子身體發育比較遲緩
一般在準媽媽生下孩子之后,寶寶在幼兒期就開始非常快速的生長發育。
而寶寶在這一時期的生長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如果孩子不增加營養,不增加睡眠,不增加運動鍛煉,也容易導致寶寶出現發育遲緩的現象。
如果準媽媽覺得孩子的營養沒有跟上,與同齡孩子相比,孩子的身材明顯矮小,體重也低于平均水平,那就說明寶寶的身體發育緩慢,有營養不良的可能。
第二、孩子身體虛弱、愛生病
如果孩子出生后體質比較差,經常容易感冒、生病、拉肚子。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寶寶在日常生活中有不良的飲食習慣,容易出現各種疾病。
第三、孩子長期有便秘、口臭
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便秘、口臭的現象,那么這種現象也會導致孩子出現營養不良。
孩子小時候喜歡吃甜肉和油炸食品,這會導致寶寶體內的營養不均衡,而長期吃一些這樣的垃圾食品會使寶寶的胃腸道系統發育緩慢,從而導致寶寶出現便秘、口臭的現象。
如何預防兒童營養不良的癥狀?
任何疾病從源頭上進行預防。
1、建議孩子多做運動
要讓孩子多運動,尤其是戶外運動。陽光可以促進兒童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在運動過程中,可以消耗身體的熱量,增加食欲,提高兒童抵御疾病的能力。
世衛組織對于運動時間,結合兒童年齡進行區別:
對于1-4歲的兒童,在各種強度的身體活動中花費至少180分鐘,其中3-4歲的孩子至少包括60分鐘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
對于5-17歲的兒童以及青少年,一周內兒童與青少年平均每天進行60分鐘的中等劇烈運動的身體活動,以有氧運動為主。
2.、對孩子的飲食進行科學的調整
輕度營養不良主要是調整飲食,注意保持營養物質的攝入。
而對于中度和重度營養不良的孩子,建議父母需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從低熱能開始,逐漸增加飲食,并逐漸增加食物的種類。
同時飲食上少油少糖少鹽,控制孩子食用過多的含糖飲料以及零食,控制攝入高能量、缺乏微量營養素的食品。
3、保持孩子的充足睡眠
睡眠不足不僅會造成內分泌紊亂,從而引發肥胖,還會影響孩子長高。
因此,按照美國國家睡眠協會推薦:學齡前兒童每天睡眠需要保證10-13個小時,學齡期兒童9-11個小時,青少年8-10個小時。
按照《中央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發[2007] 7號)》規定,小學生需要每天睡眠保證10小時,初中學生9小時,高中學生8小時。
總而言之,孩子一旦出現營養不良,不但會使得孩子的發育比較遲緩,還非常容易導致孩子的抵抗力下降,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
因此,為了孩子能夠有著更好的身體,更好的成績,飲食、運動、睡眠永遠必不可少。
以上內容來源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有疑問,請與聯系刪除,僅用于信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