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走路有利于血管健康嗎
發布時間:2024-06-11作者:洛陽慈銘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點擊:2183 次
一、長期走路散步,對血管有什么好處?
久坐不動是當今社會上很多人的一種常態,但久坐對身體健康的危害極大,不僅容易導致肥胖、頸椎病、腰椎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嚴重還可能會影響壽命。
久坐更是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致死致病的元兇之一,那有什么辦法可以減少久坐帶來的傷害呢?最簡單的方式其實就是多走路。
近日,悉尼大學醫學與健康學院的研究人員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雜志》的一項研究指出,無論久坐多長時間,只要走路就可以幫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和全因死亡風險。
研究人員對來自英國生物樣本庫中的72174名平均年齡為61.1歲的受試者進行了平均6.9年的追蹤隨訪,根據受試者久坐時長將所有受試者分為久坐超過10.5小時以及低于10.5小時兩大組,同時按照走路步數劃分為每天走路少于4000步、4000-8000步和超過8000步三小組,結果發現:
與久坐不超過10.5小時的人相比,每天久坐時間超過10.5小時的人更容易出現血脂異常和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
剔除多種影響因素后,研究人員發現相較于久坐時間長的受試者相較于久坐時間短的,心血管事件發生以及全因死亡風險均較高;而多走路則可以降低風險,尤其是每日走路9000~10300步時。
對此,研究人員認為與走路可促進下肢靜脈回流、血液循環,保護心臟相關;且走路可增強心肺功能、鍛煉身體協調能力、平衡感等,這些都能促進心血管以及身體健康水平整體提升,進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無獨有偶,發表在醫學期刊《循環》上的一項納入8項前瞻性研究,共涉及43個國家,20152名平均年齡為63.2歲的成年人的數據,在長達6.2年的追蹤隨訪,結果發現多走路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下降相關。
不過,這效果在60歲以下的人群中不明顯,但對于60歲以上的人效果顯著,走路數量平均3823步、5520步、9259步的受試者,相較于走路平均1811步的一組,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分別下降了20%、38%、49%。
那怎樣走路可以達到更理想的效果呢,世界衛生組織給出了一個“三五七”原則。
“3”是指每日要步行3公里,大約是5000步,這個距離的路程要盡量控制在半小時內走完;
“5”是指每周不少于5次的步行,盡量保持在5~6次;
“7”是指散步時的心率+年齡>170,這樣能起到更好的鍛煉效果,也不會給健康帶來額外的負擔。
二、60歲后想要長壽,還要做好4件事
60~70歲這個年齡段是老年人長壽的關鍵期,由于年齡增加導致身體機能下降,再加上退休后生活的重心發生了變化,老年人的身心都面臨著較大的考驗。在這個階段,做好這幾件事,對長壽很有幫助。
1、健康飲食
不少老年人覺得上了年紀后應該吃清淡點,甚至完全不沾葷腥,但這個做法并不正確。老年人由于胃腸道功能下降,長期飲食過于簡單很容易導致營養不良。尤其是不能經常吃剩菜,剩菜內的營養價值會大打折扣,建議老年人飲食上要保證蔬果、堅果、全谷物、肉類的攝入,最好每日可攝入12種食物、每周25種。
2、定期體檢
上了年紀的老年人更容易受到慢性疾病侵擾,對于他們而言定期體檢顯得尤為重要。建議老年人體檢要認準1+X原則,1是指一些常規的體檢項目,如體格、實驗室檢查等;X是指在常規體檢的基礎上增加個性化體檢項目,包括心腦血管、腫瘤篩查、血糖檢測以及骨密度檢查等,具體的項目建議咨詢專業醫生建議。
3、情緒穩定
50歲后,很多老年人開始退休,生活狀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中間難免會有情緒波動。一些老年人在退休后會長期封閉自己,一直處于孤獨、抑郁的情緒下,而這些不良情緒會對衰老帶來明顯的促進作用,甚至比吸煙的危害還大。
老年人要多參與社交,可在退休前提前規劃自己的生活,如打打牌、出去旅游、跳跳舞等都是不錯的活動。
4、保持社交
《BMJ》雜志上發表了一項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何森團隊進行的研究,研究對2.8萬余名平均年齡89歲的老年人進行了調查,并進行了平均5年的隨訪。結果發現,更頻繁的社交活動與更長的生存期相關,社交頻率越高的老年人,活得越久的可能性也越大。
三、世衛組織蓋章“最佳運動”:不是走路和跑步
年輕人愛跑步,老年人愛走路,這兩個運動可以說是性價比最高的運動也不為過,不過還有一個運動得到了世衛組織的蓋章認可,那就是跳舞。世界衛生組織曾將跳舞稱為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甚至在世衛組織第142屆執委會會議上動員參與會議的人員跳了2分多鐘的舞。那跳舞到底能帶來哪些好處呢?
巴西圣保羅州立大學研究人員對絕經后的女性進行研究后發現,每周進行3次、每次90分鐘的跳舞練習,保持16周,身體會出現一系列喜人的改變:
甘油三酯水平下降25mg/dl;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加4.6mg/dl;
身體協調性/敏捷性/平衡性/肌肉力量得到改善;
生理狀態改善后讓自尊心也得到了提高。
不過,跳舞雖好,但有一類人不建議跳舞。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內科郭軍副主任醫師提醒,本身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在跳舞時可能會導致心跳加快,誘發心臟缺血,引起心絞痛、急性心梗發生;或是引起血壓上升、心臟壓力增加,導致腦出血、心力衰竭發生。
那老年人跳舞需要注意什么?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李江教授給出了3點建議:
1、穿著選擇
穿著要選擇舒適的衣物和鞋子,最好選擇有防滑作用的鞋子,可以避免在運動過程中滑倒,不要穿硬底鞋。
2、程度選擇
相較于年輕人,老年人的運動能力以及身體素質等均會下降,所以在跳舞的時候不宜大幅度扭轉、下腰,否則可能會發生關節、肌肉損傷。
建議跳舞開始前進行5~10分鐘的熱身運動,過程組織要注意不能做牽拉幅度過大的運動,頭部不要低于心臟高度,保持15分鐘休息幾分鐘的強度,總時長不要超過60分鐘。
3、時間選擇
跳廣場舞的時間不能過早也不能過晚,過早空腹運動容易引起低血糖,嚴重的甚至會暈厥;晚上過晚運動則容易影響到正常的睡眠。建議老年人運動要等到太陽出來后溫度稍微高點的時候再去,飯后要至少間隔1小時再運動。
運動對于健康有好處是毋庸置疑的,無論是什么運動,只要動起來就行!看到文章的你,從現在開始進行改變吧!
以上內容來源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有疑問,請與聯系刪除,僅用于信息交流。